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答貢士廖有方論文書》鈔記

(2025-04-11 09:48:34)
标签:

书法

文化

 

           文名既可顯人,亦可累人

                 ——《答貢士廖有方論文書》鈔記

      柳子厚《答貢士廖有方論文書》約作於元和九年(814年),是時子厚正貶永州司馬。而廖有方是一位頗有道義的學子,範攄《雲溪友議》卷下《名義士》條,載廖有方為一病死逆旅之不相識舉子料理葬事;計有功《唐詩紀事》卷四九亦載其事,與《雲溪友議》略同。謂有方於元和十年(815年)失意游蜀,至寶雞西界,窆旅逝者,書板記之,復為銘曰:“嗟君沒世委空囊,幾度勞心翰墨場。半面為君申一慟,不知何處是家鄉。”《說郛》卷二一亦曰:“古名義士有廖有方校書,元和十年失意後逰蜀,至寳雞西界,館窆旋逝之人于路傍,天下譽為君子之道也,書板為其記。”《太平廣記》也列有“廖有方”條,詳載此事,在此不再贅言。看來,廖有方料理客死他鄉舉子後事之記載,定是信然不誣,它為廖有方樹立了極好的口碑。翌年(816年),廖有方赴京參與科舉,穫進士及第。查《柳河東集》,子厚寫給廖有方的文字除了本篇之外,尚有《送詩人廖有方序》一篇,透過這兩篇文字,我們大致可以窺見有方其人。

      初讀子厚的《答貢士廖有方論文書》,只覺是一封普通的回復信件,可細細品味,卻如揭開了一層薄紗,窺探到了中唐時期文人背後複雜的社會現實與內心的掙扎堅守,令人感慨萬千。在這封書信中,柳宗元的態度可謂是既糾結而又坦誠。他先是表明自己為文從不草率,對於廖有方求序一事,並非吝嗇筆墨。曾經在京師之時,他熱衷於以文章提攜後輩,也確實有不少人因他的文章而聲名漸起。那時的他,憑藉著出眾的文學才華,在文壇有著頗高的威望,也享受著以文助人的快樂。這讓我們看到了柳宗元作為一代文豪,對文學傳承的擔當以及對後輩的關愛。他深知文學之路的艱辛,也願意用自己的力量為有才華的年輕人照亮前行的道路。就如同在黑暗中點亮一盞明燈,吸引著眾多懷揣文學夢想的人聚集而來。

      然而,命運卻對他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自遭斥逐禁錮”,永貞革新失敗後,柳宗元被貶謫流放,從此人生陷入了低谷。而那些曾經因他的文章而受益的人,此刻卻在輕薄小兒的喧囂中,紛紛對他避之不及。“群朋增飾無狀,當途人率謂僕垢污重厚,舉將去而遠之”,曾經的朋友為了撇清关系,甚至不惜添油加醋地詆毀他,那些當權者更是將他視為污垢,恨不得遠遠地拋開。這一巨大的反差,深刻地揭示了世態炎涼。在權力和利益面前,曾經的情誼變得如此脆弱,文名也瞬間從榮耀的光環變成了沉重的枷鎖。此時的柳宗元,就像一隻受傷的孤雁,在寒冷的天空中獨自徘徊,無人問津。

      面對廖有方的請求,柳宗元的內心充滿了擔憂。他害怕自己如今的處境會給廖有方帶來負面影響,擔心廖有方非但得不到以往那種因自己作序而帶來的益處,反而會受到自己的牽連。這種擔憂,並非是他膽小怕事,而是他對廖有方的真心愛護。他深知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輿論的力量足以毀掉一個人的前程。他不想因為自己而讓一個懷揣文學夢想的年輕人陷入困境。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到柳宗元即使身處困境,依然心懷他人,有著高尚的品德。

      但同時,柳宗元又被廖有方的誠懇所打動。廖有方“意甚久遠,不為頃刻私利欲以就文雅”,這種對文學純粹的熱愛和追求,讓柳宗元無法拒絕。他最終決定為廖有方作序,但也提出了條件,即只將文章展示給那些不隨波逐流、不受世俗影響的人,這樣既不會連累廖有方,也能減少自己遭受的辱罵。這一決定,看似無奈,實則是柳宗元在困境中堅守文學初心的體現。他沒有因為外界的壓力而放棄對文學的熱愛,也沒有因為害怕遭受更多的詆毀而拒絕幫助真正熱愛文學的人。他在艱難的處境中,努力尋找著平衡,試圖在黑暗中為文學保留一絲希望的火種。

      這封書信,讓我們看到了文名在不同境遇下的兩面性。它既可以讓人在順境中聲名遠揚,享受榮耀與尊重,成為他人敬仰和追隨的對象;也可以在逆境中成為他人攻擊的把柄,讓人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然而,柳宗元並沒有被文名所左右。無論是在春風得意時以文助人,還是在落魄失意時堅守文學初心,他都始終保持著對文學的熱愛和對正義的堅持。他的這種精神,猶如一座燈塔,穿越千年的時光,依然照亮著我們在文學道路上前行。

      在當今社會,雖然時代背景與柳宗元所處的時代大不相同,但文名背後的複雜世相依然存在。我們也會面臨各種誘惑和壓力,也會在追求文學夢想的道路上遭遇挫折。此時,柳宗元的這封書信無疑給了我們深刻的啟示。我們應該像他一樣,不被外界的干扰所動搖,堅守自己的文學初心,用文字傳遞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同時,我們也要學會在複雜的社會環境中保護自己,不隨波逐流,保持清醒的頭腦。衹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文學的海洋中乘風破浪,駛向成功的彼岸。

 

 

           附原文《答貢士廖有方論文書》

三月,宗元白。得秀才書,知欲僕為序,然吾為文非茍然易也,于秀才則吾不敢愛。吾在京師時,好以文寵後軰,由吾文知名者亦為不少焉。自遭斥逐禁錮,益為輕薄小兒譁囂,羣朋増飾無状,當途人率謂僕垢汚重厚,舉将去而逺之。今不自料而序秀才,秀才無乃未得嚮時之益,而受後事之累,吾是以懼。潔然盛服而與負塗者處,而又何頼焉?然觀秀才勤懇,意甚久逺,不為頃刻私利欲以就文雅,則吾曷敢以譲!當為秀才言之。然而無顯出於今之世,視不為流俗所扇動者乃以示之,既無以累秀才,亦不增僕之詬罵也。計無宜於此,若果能是,則吾之荒言出矣。宗元白。

———————————

       附註:廖生書欲求公為序,故其端見於此。公既許之,故集有《詩人廖有方序》,見别卷。有曰廖生為唐詩,有大雅之道,即書所謂“觀秀才勤懇欲以就文雅,則吾曷敢以讓”其意同。雖不見其作之時日,書云,自遭斥逐禁錮,皆在永州作也。

 

 

           附《送詩人廖有方序》

      交州多南金、珠璣、玳瑁、象犀,其産皆奇怪,至於草木亦殊異。吾嘗怪陽徳之炳耀,獨發於紛葩瓌麗,而罕鍾乎人。今廖生剛健重厚,孝悌信讓,以質乎中而文乎外(一作內)。為唐詩有大雅之道,夫固鍾於陽徳者耶?是世之所罕也。今之世,恒人其於紛葩瓌麗,則凡知貴之矣,其亦有貴廖生者耶?果能是,則吾不謂之恒人也。實亦世之所罕也。(《柳河東集》卷25

————————————

廖有方:範攄《雲溪友議》卷下《名義士》條載廖有方為一病死逆旅之不相識舉子理葬事。計有功《唐詩紀事》卷四九亦載其事,與《雲溪友議》略同,然文簡。云有方元和十年(815)失意游蜀,至寶雞西界,窆旅逝者,書板記之,復為銘曰:“嗟君沒世委空囊,幾度勞心翰墨場。半面為君申一慟,不知何處是家鄉。”明年,李逢吉擢有方及第,改名游卿。並云有方,交州人。柳子厚以序送之。《中山大學學報》2009年第五期胡可先《新出土唐代詩人廖有方墓誌考論》介紹了新發現的闕名撰《唐故京兆府雲陽縣令廖君墓誌》,志云廖有方原名有方,字游卿。後改名游卿,字秦都。父伯元為嚴州刺史,後宦於廣州。有方元和十一年(816年)進士及第,曾為夏州節度掌書記、大理評事、殿中御史等。大和六年(832年)卒。柳宗元此序作於廖有方及第前由嶺南赴京時,故以元和九年(814年)為近似。時在永州。柳宗元又有《答貢士廖有方論文書》。

交州:漢交州統南海等九郡,吳分置廣州,而交州治交趾。唐為安南都護府,南海、番禺、合浦、交趾,皆其所屬。南金:南方出產的黃金質量最好,故稱南金。張華見薛兼、紀瞻等曰:“皆南金也。”見《晉書·薛兼傳》。珠璣(j):即珍珠。《說文》:“璣,珠不圓者也。”瑇(dài)瑁(mào):形狀像龜的爬行動物,生活於熱帶海中,甲殼可作裝飾品。《後漢書·王符傳》載王符《潛夫論·浮侈》:“犀象珠玉,虎魄瑇瑁。”李賢等注:“《吳錄》曰:瑁似龜而大,出南海。”,同“玳”。象犀:象牙犀角,可以制器具,皆為貴重之物。

殊:特別,不一般。

陽德:陽氣。《周禮·春官·大宗伯》:“以天產作陰德,以中禮防之。以地產作陽德,以和樂防之。”鄭玄注:“陽德,陽氣在人者。陽氣盈純之則躁,故食植物,作之使靜,過則傷性,制和樂以節之,如是,然後陰陽平,情性和,而能育其類。”炳耀:光彩煥發。

紛葩(p):謂草木繁茂美麗。《說文》:“葩,華也。”瓌(gu)麗:珍奇華麗。謂南金、珠璣之類。瓌,同“瑰”。

罕:少有,少見。鍾:集聚。

質乎中而文乎外:謂上述美德發自他的內心、表現在他的行動上。

大雅:《詩經》有《大雅》《小雅》,雅為周王畿內正聲,故以大雅指詩歌的正聲。

罕:稀少。

恒人:常人。

貴:看重,重視。《答貢士廖有方論文書》鈔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