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答韋珩示韓愈相推以文墨事書》鈔記

(2025-04-10 10:14:44)
标签:

书法

文化

           韓柳相知相敬,文壇革新爰成

           ——《答韋珩示韓愈相推以文墨事書》鈔記

      韋珩其人,新舊《唐書》並無傳記,然其伯父韋夏卿卻是唐代的達官,其父韋正卿的傳略也附於韋夏卿傳末。據《新唐書》韋正卿傳記所記,韋正卿因與權相李德裕友善,因而官做到了中書舍人。後來,李德裕被罷相,韋正卿也隨之被貶明州長史。此後韋正卿雖“累遷楚州刺史,終桂管觀察使”,但一生並無其他建樹。作為韋正卿之子的韋珩,也是進士出身,《唐會要》卷七六載元和四年四月,韋珩進士及第,同科尚有元稹、韋惇、獨孤郁、白居易、曹景伯等人。在元稹的文集中,有他代擬的《授韋珩等京兆府美原等縣令制》一文,說明韋珩爾後也曾官至縣令。

      弄清楚了韋珩的出身,我們自可知道這樣的貴冑子弟,更兼科舉及第,自可出入於文壇大師韓愈之門的。至於韓愈在寫給韋珩的信中,極力推崇子厚文墨一事,我們並未在韓愈文集中找到原文。然透過子厚給韋珩的答書,我們得知韓愈的確寫過此信,且韋珩也將原件給柳宗元看了。至於信中的其他內容我們無法得知,但昌黎在信中推崇子厚,將之置於自己名上,這應該是信然不誣的事情。

      透過韓愈對子厚的推崇,再看子厚在給韋珩的答書中對韓愈的推崇備至,我們足以見出韓柳兩人間關係是相知相敬的。正因為他們維繫了這樣一種正常文壇關係,不似一般文人那般相輕,以故將中唐古文運動推向了高潮。另外,我們透過子厚答書最後給韋珩的勸告,也可見出子厚誠忠厚長者,他考慮到了韋珩治學的長遠前景。子厚勸勉韋珩道:“吾子年甚少,知己者如麻,不患不顯,患道不立耳。此僕以自勵,亦以佐退之勵足下。”這就是說,韋珩,你不要患人不知,名不顯,而要擔憂自己的道業是否成就呀!這既是我自己經常勉勵自己的話語,因而也拿來勸勉足下,希望你能道業成就,成為一代真正的文豪。

 

           附原文《答韋珩示韓愈相推以文墨事書》

      足下所封示退之書,云欲推避僕以文墨事,且以勵足下。若退之之才,過僕數等,尚不宜推避於僕,非其實可知,固相假借為之詞耳。退之所敬者,司馬遷、揚雄。遷於退之,固相上下。若雄者,如《太元》《法言》及《四愁賦》,退之獨未作耳,使作之,加恢奇,至他文過揚雄遠甚。雄之遣言措意,頗短局滯澀,不若退之猖狂恣睢、肆意有所作。若然者,使雄來尚不宜推避,而況僕耶?彼好獎人善,以為不屈己,善不可獎,故慊慊云爾也。足下幸勿信之。且足下志氣高,好讀南北史書,通國朝事,穿穴古今,後來無能和。而僕稚騃,卒無所為,但趑趄文墨筆硯淺事。今退之不以吾子勵僕,而反以僕勵吾子,愈非所宜。

      然卒篇欲足下自挫抑,合當世事以固當,雖僕亦知無出此。吾子年甚少,知己者如麻,不患不顯,患道不立耳。此僕以自勵,亦以佐退之勵足下。不宣。宗元頓首再拜。

--------------------

韋珩:唐代達官韋夏卿之姪子,韋正卿之子,新舊《唐書》收有韋夏卿傳,韋正卿傳附於其末。據《唐會要》卷76所載,韋珩於元和四年四月進士及第,同科尚有元稹、韋惇、獨孤郁、白居易、曹景伯、韋慶復、崔綰、羅讓、崔護、薛存慶等人。

 《答韋珩示韓愈相推以文墨事書》鈔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