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送賈山人南遊序》鈔記

(2025-03-15 10:40:01)
标签:

书法

文化

 

           大道存胸臆 萬物皆備我

           ——《送賈山人南遊序》鈔記

      柳子厚《送賈山人南遊序》作於他被貶柳州刺史之時,這年便是元和十年(815年)。子厚之抵柳州郡,蓋在當年六月,過了數月,賈山人便造訪了柳州,因與之有深度接觸。在賈景伯離開柳州時,子厚寫了這篇贈序相贈,文中既表達了對賈景伯灑脫人生的仰慕,同時也頗為感喟自己一生之坎坷遭際。

      通篇緊扣《論語·憲問》中“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一語生發開去,揭示了大道存乎胸臆,則天地萬物皆備於我之理。開篇便對《論語》中的“古之學者為己”提出質疑,由此而反思作者三十三年居京師、遊鄉黨、入太學以及取禮部、吏部科的經歷。其間所涉人和事,無一不與學識相關,但並未將“古之學者為己”理解透。爾後被尚書省貶謫,居永州十年,然後又改爲柳州刺史,這些年來所遇學者很少,總以為當世人對孔子此語鮮有首肯者。

      恰在到達柳州數月之後,福建長樂賈景伯造訪柳州,遂與之交談。由此發現賈景伯深入儒學經典,又能博採史志諸子之學,其學術體系無所不貫通,而言談無不契合大道,行為舉止也未曾有怪異。賈景伯平昔喜一人寂居,經常足不出戶,然他一旦與人接觸,便會莊重地去對待,並侃侃而談。遇到官家召他出仕,他便怏怏不樂;誘導他赴中原考察,而在他眼裏竟將夷夏視若均等。世人對他的舉止,總有摸不透的感覺,而在賈景伯這裏只有“道存”。賈景伯的這種處世之道,究竟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他人呢?通常情況下,賈景伯生活資源充盈便住下來,若有匱乏便會出行,但他的出行並不苟且而往,居住也不會苟安取容。賈景伯以這種方式處世,他果真能逃避物質生活的匱乏嗎?作為子厚本人,自永貞革新失敗之後,其官階遭貶謫,名籍也在放逐之列,言語詞章均遭別人指謫,他還能對賈山人說些什麽呢?

      值此賈君即將辭行之際,子厚親自攜酒到賈景伯的船邊餞行,並為之作歌送行。其歌詞曰:充盈了自己的居室,或將顛仆於道途;罄盡自己居所的物資,或許可充盈其他室廬。究竟何處匱乏何處充盈?何人命途康泰何人前途窘窮?對於人生的貧富與否泰,世人將何所適從?作為真正的君子,自然會視富貴如草芥,將泰途視同否仄,他們之所在乎者乃是此心的安寧。如賈景伯者,終生志於道而已,世人又哪知他活得如此灑脫與從容。

 

                 附原文《送賈山人南遊序》

      傳所謂學以為己者,是果有其人乎?吾長京師三十三年,遊鄉黨,入太學,取禮部吏部科,校集賢秘書,出入去來,凡所與言,無非學者,蓋不啻百數,然而莫知所謂學而為己者。及見逐於尚書,居永州,刺柳州,所見學者益稀少,常以為今之世無是決也。

      居數月,長樂賈景伯來,與之言,邃於經書,博取諸史群子昔之為文章者,畢貫統,言未嘗詖,行未嘗怪。其居室愔然,不欲出門,其見人侃侃而肅。召之仕,怏然不喜;導之還中國,視其意,夷夏若均,莫取其是非,曰“姑為道而已爾。”若然者,其實為己乎,非已乎?使吾取乎今之世,賈君果其人乎?其足也則居,其匱也則行,行不苟之,居不苟容,以是之於今世,其果逃於匱乎?吾名逐祿貶,言見疵於世,奈賈君何?

      於其之也,即其舟與之酒,侑之以歌。歌曰:充乎己之居,或躓其塗。匱乎己之虛,或盈其廬。孰匱孰充?為泰為窮。君子烏乎取?以寧其躬。”若君者,之於道而已爾,世孰知其從容者耶?

____________________

[1]賈山人:即賈景伯。各本皆注“景,一作宣”。《龍城錄》卷下《華陽洞小兒化為龍》《賈宣伯有治三蟲之藥》《劉仲卿隱金華洞》皆提到賈宣伯,即此人。《重修政和證類本草》卷二二引柳宗元《救三死方》云“元和十一年得丁瘡……長樂賈方伯教用蜣娘心”,亦此人,“方”字誤。

[2]傳(zhuàn):解釋經籍的文字叫傳。《論語·憲問》記孔子言“古之學者為己”,意思是說古代學者的目的在於修養自己的學問道德。

[3]三十三年:柳宗元生於大歷八年(773),至貞元二十一年(805)貶為永州司馬,正為三十三年。

[4]鄉黨:猶言鄉里。《論語·鄉黨》:“孔子於鄉黨,恂恂如也。”

[5]太學:漢武帝立太學,為朝廷所設的最高學府。唐設國子監,有國子、太學、廣文、四門、律、書、算七學。此以太學代指國子監。

[6]禮部:唐代科舉考試歸禮部,柳宗元於貞元九年(793)進士及第。吏部:唐代士人進士登第後並不能馬上授官,須經過吏部的考試,科目則有博學宏詞、書判拔粹等。柳宗元於貞元十二年(796)博學宏詞登第。

[7]集賢秘書:貞元十四年(798),柳宗元被授為集賢殿正字。正字也可稱為秘書。唐集賢殿書院屬中書省,正字掌整理圖書,校勘謬誤。

[8]學者:志學之人。

[9]不啻(chì):不止。

[10]尚書:指尚書省,下設六部。柳宗元貶永州前為尚書禮部員外郎。

[11]柳州:元和十年(815),柳宗元由永州奉調回京,旋出為柳州刺史。即謂此。

[12]是:指學為己者。決:一定的,表肯定。

[13]長樂:唐福州長樂郡,屬縣有長樂。今福建福州。

[14]邃:深。此指理解深刻。經書:指儒家經典。

[15]諸史:各種史書。群子:指除儒家之外的諸子百家。

[16]畢:全都,全部。貫統:連貫、成系統。

[17]詖(bì):偏頗,邪蔽。《孟子·公孫醜上》:“辭知其所蔽。”

[18]愔(yn)然:悄寂的樣子。

[19]侃侃:耿直貌。《論語·鄉黨》:“朝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為理直氣壯、直抒已見之意。

[20]怏(yàng)然:不高興的樣子。

[21]中國:指中原地區,當時是文化發達的地區。

[22]夷夏:指邊裔和中原。均:均等,一樣。

[23]莫取其是非:意思是說:不要有邊疆地區和中原地區誰先進、誰落後,誰野蠻、誰文明的看法。

[24]道:道德觀念。

[25]若然:像這樣。

[26]“其實為己乎”二句:他果真是為了自己的道德修養呢?或者並不是為了自己的道德修養呢?

[27]果其人乎:果真是孔子所說的這樣的人嗎?

[28]匱:匱乏,不足。

[29]行不苟之:所去之地不是隨便決定的。之,往。

[30]居不苟容:所住下的地方不是能住即可。容,容身。

[31]其果逃於匱乎:意思是說:他果真能逃脫物質的匱乏嗎?

[32]名逐祿貶:姓名被放逐,俸祿被削減。

[33]疪(bì):同“痺”,濕病。《集韻·至韻》:“痺,濕病也。或作疪。”此處意同“病”,是說自己的言語見解不被世人理解。

[34]之:往。[35]即:登上。

[36]侑(yòu):助。

[37]充:充盈,盛多。

[38]或:有時。下句同。躓(zhì):跌倒。塗:通“途”,道路。

[39]虛:處所。

[40]廬:所住的房屋。

[41]泰:通達。《廣雅·釋詁》:“泰,通也。”窮:不通達,不得志。

[42]烏:怎樣,如何。表疑問。

[43]寧:安寧,平定。躬:自身,生命。

[44]若:像。

[45]從容:不慌不忙,安逸舒緩。《送賈山人南遊序》鈔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