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遊沙湖》鈔記

(2025-02-24 10:24:26)
标签:

书法

文化

      訪民間聾醫,安人生逆境

                 ——東坡《遊沙湖》鈔記

 

      作為北宋時期的文壇泰鬥,蘇軾一生宦海沉浮,歷經無數艱難險阻,卻總能在逆境中保持內心的平靜與豁達,猶如一朵盛開在狂風驟雨中的青蓮,散發著獨特的人格魅力。他的小品文《遊沙湖》,雖篇幅簡短,卻以質樸平實的文字,記錄下了一段與民間聾醫的奇妙邂逅,以及這段經歷為他帶來的對人生逆境的深刻感悟。

      故事的開篇,蘇軾平靜地講述自己在黃州東南三十里的沙湖購置田地,因前往查看田地而不幸患病。“黃州東南三十里為沙湖,亦曰螺師店。予買田其間,因往相田得疾。” 這一尋常的患病經歷,卻成為了他與聾醫龐安常奇妙緣分的起點。

      龐安常,雖身患耳聾殘疾,卻擁有超乎常人的聰慧。“安常雖聾,而穎悟絕人,以紙畫字,書不數字,輒深了人意。” 蘇軾與他交流時,只需在紙上寥寥書寫幾個字,龐安常便能迅速領會其中含義。這種獨特的交流方式,不僅沒有阻礙兩人的溝通,反而使他們之間的默契愈發深厚。蘇軾以幽默風趣的態度看待龐安常的耳聾,笑著調侃道:“餘以手為口,君以眼為耳,皆一時異人也。” 這句玩笑話,既展現了蘇軾的幽默風趣,更體現出他對龐安常的尊重與接納,毫無對殘疾的憐憫與輕視之意。

      病愈後,蘇軾與龐安常一同遊覽清泉寺。寺外的蘭溪,溪水竟然向西流淌,這一違背常理的自然景觀,深深觸動了蘇軾的內心。“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 面對這一灣逆流而上的溪水,蘇軾不禁發出對人生的獨特感慨。他認為,人生不應被年齡和困境所局限,就如同這西流之水,即便看似逆勢而行,卻也蘊含著無限的生機與希望。

      在這篇《遊沙湖》中,蘇軾與民間聾醫的相遇,絕非一次普通的人際交往,而是他在逆境中探尋內心安寧的生動體現。龐安常雖耳聾卻能安於生活,蘇軾雖仕途坎坷卻依舊笑對人生。他們在彼此身上,找到了直面逆境的勇氣和力量。蘇軾從這次經歷中,領悟到在逆境中要安然自處,接受生活的不完美,以平和、樂觀的心態去迎接人生的風風雨雨。

      《遊沙湖》恰似蘇軾人生哲學的一個生動縮影,它教會我們在面對生活中的種種不如意時,要學會接納、保持樂觀,在逆境中積極尋找希望,以一顆安然之心,從容走過人生的坎坷之路。每當我們在生活中遭遇挫折,不妨翻開這篇短文,品味蘇軾的人生智慧,從中汲取繼續前行的力量。

 

           附原文《遊沙湖》

      黃州東南三十里為沙湖,亦曰螺師店。予買田其間,因往相田,得疾。聞麻橋人龐安常善醫而聾,遂往求療。安常雖聾,而穎悟絕人,以紙畫字,書不數字,輒深了人意。餘戲之曰:“餘以手為口,君以眼為耳,皆一時異人也。”

      疾愈,與之同遊清泉寺。寺在蘄水郭門外二曲許,有王逸少洗筆泉,水極甘,下臨蘭溪,溪水西流。餘作歌云:“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淨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是日劇飲而歸《遊沙湖》鈔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