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記遊定惠院》鈔記

(2025-02-23 10:52:23)
标签:

书法

文化

漫遊定惠院,五醉海棠下

                      —— 讀蘇軾《記遊定惠院》

 

                 一、海棠為引,情寄定惠

      蘇軾一生宦海沉浮,仕途之路布满荊棘,多次被貶的他在黃州時期,陷入了人生的低谷。但黃州的定惠院,卻成為了他心靈的避風港。《記遊定惠院》開篇便以質樸而飽含深情的筆觸寫道:“黃州定惠院東小山上,有海棠一株,特繁茂。每歲盛開,必攜客置酒,已五醉其下矣” 。僅僅這簡短的幾句話,蘇軾對定惠院海棠的癡愛之情便毫無保留地展現在讀者眼前。每至海棠盛放的時節,他都會邀約摯友,於海棠樹下把酒言歡,甚至沉醉其中五次之多,由此可見這株海棠在他心中佔據著極為特殊的位置。

      定惠院,這個原本平凡的地方,因這株海棠,更因蘇軾的到訪,被賦予了無盡的詩意與浪漫。蘇軾初到黃州,寓居定惠院,那段時光苦悶而壓抑,而海棠花的盛放,恰似黑暗中的一束光,照亮了他黯淡的生活。這株海棠,早已不再是單純的自然景觀,它承載著蘇軾的情感,是他在艱難處境中對美好生活的執著向往與不懈追求的象徵。

 

                 二、循跡遊覽,詩意滿途

      順著蘇軾的文字軌跡,我們仿佛也一同踏上了這場充滿詩意的定惠院之旅。從定惠院出發,一行人悠然前往東邊的小山上,去觀賞那株枝繁葉茂的海棠。“院居中有小池,竹樹環之,意甚愛之”,一個小巧的池塘,被蔥鬱的翠竹和綠樹環繞,靜謐而清幽,蘇軾對這處景致的喜愛之情,無需多言,已在字裏行間自然流露。他用細膩的筆觸,將眼前的一切生動地描繪出來,讓讀者也如同身臨其境,真切地感受到定惠院的清幽之美。

      隨後,他們移步至何氏園亭。“何氏亦隱者,居處修潔,如吳越間人。竹林花圃皆可喜”,蘇軾對園亭主人的欣賞,以及對園內景致的由衷喜愛,都在這簡潔的文字中展現得淋漓盡致。在這裏,他們把酒吟詩,盡情享受著這份悠然自得的時光。之後,他們又相繼遊覽了尚氏、朱氏園,一路上,蘇軾以其獨特的視角,將每一處風景的獨特韻味和內心的真實感受都一一記錄下來,讓整個遊覽過程充滿了濃鬱的詩意。

 

                 三、摯友相伴,情誼綿長

      在這次難忘的遊玩中,友人的陪伴無疑為蘇軾的旅途增添了諸多樂趣。他們一同沉醉於美景之中,一同舉杯暢飲、高談闊論,彼此之間深厚的情誼在字裏行間緩緩流淌。“坐客徐君得之將適閩中,以後會未可期,請予記之,為異日拊掌”,友人徐得之即將遠行前往閩中,想到日後相聚的日子難以預料,為了留住這段美好的回憶,他懇請蘇軾將此次遊玩的經歷記錄下來。在這次遊定惠院時,還能聽到崔老成彈奏雷氏琴,也能與詩僧道潛一同吟詩酬唱,更兼主簿劉唐年饋贈為甚酥,此番遊程著實充實。這一小小的細節,不僅深刻體現了友人之間真摯深厚的情誼,也讓這次遊玩被賦予了更為特殊的意義。

      蘇軾與友人的互動,充分展現出他即便身處困境,依然保持著樂觀豁達的心態。他們在定惠院的這次遊玩,早已超越了一次普通出行的範疇,成為了一次心靈的慰藉與情感的深度交流。在與友人的相處中,蘇軾暫時忘卻了生活的煩惱與憂愁,全身心地沉浸在這片刻的歡樂之中。

 

                 四、文學瑰寶,千古流芳

      從文學價值的角度來看,《記遊定惠院》無疑具有獨特而迷人的藝術魅力。蘇軾以簡潔明快、清新自然的語言,生動形象地勾勒出定惠院的絕美風光,讓讀者仿若身臨其境,親眼目睹那如詩如畫的景致。。此外,文章中還蘊含著蘇軾對生活的無限熱愛與對人生的深刻思考。即便身處困境,他依然能夠敏銳地發現生活中的美好,這種積極向上、樂觀豁達的人生態度,深深感染著每一位讀者。蘇軾巧妙地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對景物的細膩描寫之中,達到了情景交融的美妙境界,使文章具有了更為深刻的內涵和韻味。

      蘇軾的《記遊定惠院》是一篇滿溢著詩意與溫情的傳世佳作。通過這篇文章,我們不僅得以領略定惠院的秀麗風光,更能深切感受到蘇軾在困境中始終堅守的樂觀豁達心態。他對海棠的癡迷、對友人的深情厚誼,以及對生活的熱愛,都讓我們深受觸動。這篇文章不僅是蘇軾個人情感的真摯抒發,更是對生活的一曲熱情讚歌,值得我們反復品味、細細研讀。

 

 

                 復原文《記遊定惠院》

      黃州定惠院東小山上,有海棠一株,特繁茂。每歲盛開,必攜客置酒,已五醉其下矣。今年復與參寥禪師及二三子訪焉,則園已易主。主雖市井人,然以予故,稍加培治。山上多老枳木,性瘦韌,筋脈呈露,如老人頭頸。花白而圓,如大珠纍纍,香色皆不凡。此木不為人所喜,稍稍伐去,以予故,亦得不伐。既飲,往憩於尚氏之第。尚氏亦市井人也,而居處修潔,如吳越間人,竹林花圃皆可喜。醉臥小板閣上,稍醒,聞坐客崔成老彈雷氏琴,作悲風曉月,錚錚然,意非人間也。晚乃步出城東,鬻大木盆,意者謂可以注清泉,瀹瓜李,遂夤緣小溝,入何氏、韓氏竹園。時何氏方作堂竹間,既闢地矣,遂置酒竹陰下。有劉唐年主簿者,饋油煎餌,其名為甚酥,味極美。客尚欲飲,而予忽興盡,乃徑歸。道過何氏小圃,乞其叢橘,移種雪堂之西。坐客徐君得之將適閩中,以後會未可期,請予記之,為異日拊掌。時參寥獨不飲,以棗湯代之。

______________

1參寥禪師:僧人道潛,錢塘人,蘇軾通判杭州時與之交遊。2枳木:也稱枸橘,果實可入藥。3雷氏琴:蘇軾題跋有《家藏雷琴》一首,言琴上有“雷家記”字樣。謂“此最琴之妙,而雷琴獨然”。4鬻:賣,這裡可作買講。5瀹:浸。6夤(yin)緣:循沿。7何氏、韓氏:指友人何聖可、韓毅甫。8劉唐年:字君佐。9徐君得之:徐大正,字得之,黃州知州徐大受之弟,蘇軾友人。

 《記遊定惠院》鈔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