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蘭亭集序》鈔記

(2025-02-16 10:27:14)
标签:

书法

文化

 

              集蘭亭佳唱,發人生感慨

                          ——《蘭亭集序》鈔記

 

                     一、文人雅集的千古盛會

       東晉永和九年(公元 353 年)的暮春時節,會稽山陰的蘭亭,迎來了一場注定要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一筆的文人雅集。彼時的東晉,政權偏安江南,社會動蕩不安,朝堂之上政治鬥爭波譎雲詭 ,但這一切似乎都被蘭亭的山水所隔絕。在這片寧靜的天地間,一群志趣相投的文人雅士汇聚於此,他們之中,既有出身名門望族、在政治與文化領域頗具影響力的子弟,如謝安,也有以才名遠揚的文人,像孫綽。此次集會,正值傳統的修禊之日,人們在水邊舉行儀式,祓除不祥,同時也借此契機,以文會友,盡情抒發內心的情懷。

      蘭亭的春日,美得如同夢幻之境。四週被連綿起伏的崇山峻嶺環繞,山上茂密的樹林與修長的翠竹鬱鬱蔥蔥,彰顯著無盡的生機。一條清澈而湍急的溪流蜿蜒而過,溪中的浮石在水流的衝刷下清晰可見。眾人沿著溪流依次而坐,將盛滿美酒的羽觴輕輕放置在曲折的水流中,任其順流而下。當羽觴停在誰的面前,誰便欣然取杯,飲酒賦詩。這便是流傳千古的 “曲水流觴” 之戲,充滿了浪漫與詩意,仿佛將時光都定格在了這美好的瞬間。

 

                     二、蘭亭美景與人生哲思的交融

       在《蘭亭集序》中,王羲之開篇便以精妙的文字勾勒出蘭亭的迷人景致:“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寥寥數語,卻將蘭亭的自然風光與文人雅集的場景栩栩如生地呈現在讀者眼前。巍峨的崇山峻嶺展現出雄偉的氣勢,清幽的茂林修竹散發著寧靜的氣息,靈動的清流激湍帶來活潑的韻律,共同構成了一幅和諧而美妙的山水畫卷。而文人墨客們置身其中,飲酒作賦,暢談人生,為這幅畫卷增添了濃厚的文化底蘊。

      然而,王羲之的目光並未僅僅停留在眼前的美景與歡樂之上,他的思緒由當下的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延伸至人生的短暫與宇宙的永恒。“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捨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係之矣。” 他深刻地意識到,人生在世,無論選擇在室內與友人促膝長談,傾訴內心的抱負,抑或是選擇在天地間縱情遨遊,寄情於山水,都難以逃脫時間的無情流逝和命運的既定安排。當人們沉浸在當下的快樂中時,往往會忽略時光的悄然飛逝,而當曾經的歡樂成為過去,內心難免會湧起無盡的感慨。

      “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這種對生死的深度思考,對人生短暫的感慨,在文中反復出現,讓讀者真切地感受到王羲之內心深處的無奈與悲痛。但與此同時,他也在文中鮮明地表達了對人生的熱愛和對生命的尊重,“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他明確指出,將生死等同視之、把長壽與短命看作無差別的觀點是荒謬的,充分體現出他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三、文學瑰寶的永恒價值

      從文學價值的維度審視,《蘭亭集序》無疑是東晉文學的一座巍峨高峰。其語言優美流暢,用詞精妙典雅,如 “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短短幾句,便將蘭亭的美景刻畫得細緻入微,讓讀者仿若身臨其境,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從結構上看,文章嚴謹有序,層次分明,從集會的時間、地點、緣由娓娓道來,到對蘭亭景色的細膩描繪,再深入到對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與感慨,最後以作序的目的收尾,邏輯連貫,一氣呵成,渾然一體。

      在思想內涵方面,《蘭亭集序》蘊含著深邃的人生哲理。它不僅生動展現了東晉文人對自然的由衷熱愛和對自由的不懈追求,更深刻表達了對人生意義的深度思考和對生命的敬畏之心。這種跨越時空的人生思考,突破了時代的局限,引發了古往今來無數人的廣泛共鳴。無論是古代的文人雅士,還是現代的普通讀者,都能從這篇文章中汲取智慧的養分,思索自己的人生價值與生命意義。

      此外,《蘭亭集序》的書法價值同樣不可小覷。王羲之的書法風格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既蘊含著內斂的韻味,又展現出剛健秀美的姿態,與文章的內容完美融合,相得益彰。其書法作品被譽為 “天下第一行書”,對後世書法藝術的發展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成為後世書法家競相臨摹與學習的典範。

      《蘭亭集序》不僅是一次文人雅集的生動記錄,更是一篇蘊含著深刻人生哲理的文學瑰寶。它引領我們穿越千年時光,領略東晉時期文人的獨特風采與豐富精神世界,感受自然之美與人生之思相互交融的奇妙境界。無論是其卓越的文學價值、深邃的思想內涵,還是超凡的書法藝術,都值得我們深入鑽研、細細品味。它宛如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在歷史的長河中散發著永恒的光芒,照亮著後人對文學、藝術與人生的探索之路。

 

 

                     附原文:《蘭亭集序》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捨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係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蘭亭集序》鈔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