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尺八》鈔記

(2025-01-06 11:03:07)
标签:

书法

文化


       《漢書·藝文志》錄有“禮失而求諸野”之諺,信然,此語不誣也。清末民初蘇曼殊詩曰:“春雨樓頭尺八簫,何時歸看浙江潮?芒鞋破缽無人識,踏過櫻花第幾橋?”全詩僅二十八字,然移步換景,繪聲繪色,宛若目前,真是雋逸無比。然曼殊此詩作於東瀛,尺八在東瀛尚盛行,而發明尺八的母土中國竟然少見矣。八年前,老夫適東瀛觀光,於大阪圓山公園逢一吹奏尺八之倭人,忽又勾起對曼殊詩之回味,因投幣獲其照片焉。今日再讀洪邁《尺八》一文(收在《容齋四筆》卷十五),方知尺八本是中國樂器,發明於隋唐之際,後乃傳入東瀛。

       洪邁此文寫得很別致,他先援引唐人酒令入題,給人無窮韻味,然後方娓娓道出其本末。他所說的故事是唐人盧肇在做歙州刺史時,有次在一個江亭會客,賓主飲酒時正行酒令。所行酒令要求取眼前一事爲描寫對像,酒令的結尾必須含有一種樂器的名稱。盧肇率先吟出“遥望漁舟,不濶尺八”一句,正待賓客中下一位出令。此詩一名叫姚巖傑者飲完一大盞酒,不禁憑欄嘔吐起來,但他不一會便歸席,答令曰:“凭欄一吐,已覺空喉。”此處的空喉正好與樂器箜篌諧音,因而比較恰當地回應了盧肇所出酒令。這則趣事,載於王定保所纂的《唐摭言》之中。

       據盧肇所譔《逸史》所載,開元(713年~741年)末年,有一癲狂僧人回到終南山回向寺去,寺中有一老僧從空房中取出尺八來,那是一管玉笛。他然後向癲狂僧人說:你的主子住在此寺時,很喜歡吹尺八,因而被貶謫到了人間,這個便是他所常吹的尺八。你應當回去,我打算將此尺八交付你,由你歸還你的主人。這癲狂僧人便將尺八進獻給了唐玄宗,玄宗拿著吹起來,仿佛是原先所用過的舊物。

       又據道士孫夷中《仙隱傳》所載,隋代的房介然專門吹竹笛,名稱叫做尺八。他在臨死前將竹笛砸破,告訴身邊人說,可將尺八的碎片與我遺體一道埋進墳墓。尺八作為樂器名稱,而今已不復再有了。據《新唐書·呂才傳》所載,唐太宗貞觀年間(627年~649年),祖孝孫主管增損樂律(確定音律),太宗下詔侍臣中長於樂律之人參與。當時王珪、魏徵等人頗為讚賞呂才所製尺八,一共有十二枚,每枚長短不同,吹奏出來的聲音正好與音律諧契(大抵如後世定音哨之類),於是唐太宗詔呂才參與樂律修訂事宜。

       據洪邁所知,尺八的源起大抵如此,但無法得知此種樂器的形狀與尺寸,因為《爾雅·釋樂》中並無記載。其實,只要稍有文獻常識者均會知道,作為漢代以前的著作《爾雅》,是不可能記錄後世所產生的器樂的。

 

 

              附原文:尺八

       唐盧肇為歙州刺史,會客于江亭,請目前取一事為酒令,尾有樂器之名。肇令曰:“遥望漁舟,不濶尺八。”有姚巖傑者,飲酒一器,凭欄嘔噦。須叟,即席,還令曰:“凭欄一吐,已覺空喉。”此語載於《摭言》。又《逸史》云:“開元末,一狂僧往終南回向寺,一老僧令於空房内取尺八來,乃玉(笛)也。謂曰:‘汝主在寺,以愛吹尺八,謫在人間,此常吹者也。汝當回,可將此付汝主。’僧進於玄宗,特(當作“持”)取吹之,宛是先所御者。”孫夷中《仙隱傳》:“房介然專吹竹笛,名曰尺八。將死,預將管打破,告諸人曰:‘可以同將就壙。’”亦謂此云。尺八之為樂名,今不復有。《吕才傳》云:“貞觀時,祖孝孫増損樂律,太宗詔侍臣舉善音者。王珪、魏徴盛稱才製尺八,凡十二枚,長短不同,與律諧契。太宗即召才參論樂事。”尺八之所出見於此,無由曉其形製也,《爾雅·釋樂》亦不載。

_______________

盧肇(818年~882年),字子發,唐朝袁州宜春縣望蔡上鄉(今屬新餘市分宜縣楊橋鄉觀光村)人,唐會昌三年(843)春闈獲進士第一名,為江西省第一個科舉文科狀元。後入荊南節度使裴休、太原節度使盧簡求幕府,歷任潼關防禦使紇幹臮判官、秘書省著作郎,以倉部員外郎充集賢院直學士。咸通五年(864年),出為歙州刺史。咸通七年(866年),罷歸袁州。被貶連州、春州,後歷任宣、池、吉等州刺史,所至皆有治聲。

姚巖傑是大唐賢相姚崇的裔孫,其生性豪爽風趣,喜飲酒暢游天下,一生多以吟詩飲酒放游江左,歷遍名川大山。姚巖傑詩文不俗,著有《象豀子》二十卷,留詩後世僅一首。

空喉,猶樂器名箜篌之諧音也。

即《唐摭言》,爲唐末五代王定保所编撰的古代文言轶事小说集。

逸史本指散失、隱沒的史籍或正史以外的史事。這裏殆指唐人盧肇所纂《逸史》,它是一部古代漢族文言軼事小說集。今存《舊鈔本》、《類說》本、《說郛》本, 《太平廣記》等輯有佚文七十八條。

孫夷中:北宋真宗時人,號葆光子,隱居荊南,整理道籍。陽臺道士劉若拙精熟教法,口授入道儀式、冠服品位等道儀,因以編譔成《三洞修道儀》一卷。《仙隱傳》殆孫所著,今已失傳。

房介然:未詳。據《隋書》卷六六所載,房彥謙(房玄齡之父親)“直道守常,介然孤立,頗為執政者之所嫉”。

吕才(600-665年),博州清平(今山东省高唐县清平镇吕庄)人,唐初哲学家、音乐家、 思想家、科学家、 学者。《新唐書》本傳載貞觀時“太宗詔侍臣舉善音者,中書令溫彥博白才天悟絕人,聞見一接,輒窮其妙;侍中王珪、魏徵盛稱才制尺八凡十二枚,長短不同,與律諧契。即召才直弘文館,參論樂事。”

祖孝孫(562-631年),字德懋,涿郡范陽縣(今河北省淶水縣)人。隋唐時期大臣、樂律學家,齊州長史祖崇儒的兒子。

《爾雅》是辭書類著作,最早收錄於《漢書·藝文誌》,但未載作者姓名。作品中收集了比較豐富的古中文字辭,它不僅是辭書之祖,還被列入儒家的《十三經》中。今案:尺八是隋唐盛行的樂器,自然不會記載於漢代以前的著作之中。《尺八》鈔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