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經句全文對》鈔記

(2025-01-05 10:01:09)
标签:

书法

文化

 

 

       文人相聚,總免不了要舞文弄墨,甚至開言便掉書袋,賣弄學問。洪邁在《容齋四筆》卷十五收有《經句全文對》一篇,敘述當年奔赴科場於客寓會友事宜,記錄了兩首含有典故的對聯。在洪公看來,自是頗為得意,然細品起來,洪公對聯並非佳品,更不能算是絕品,其中尚有不少瑕疵焉。

       洪邁首先回憶自己剛登科舉,第二次到臨安,住宿在三橋西面的沈亮功主簿家設的旅店中。至於這個沈亮功何許人也,則一時難以考證,據洪邁《夷堅志》卷三《劉若虛》一篇所記,其中有“會顯仁皇后北歸,劉與同科沈亮功皆獻頌,有旨許出官一任,調主吉州太和簿”云云,也許他就是這吉州太和主簿。店家對於生員也頗為照顧,考慮考生外出買飯不便,便主動供給生員飯食。此時,與洪邁同科的湯思退前來相訪,扣除來賓飲食住店費用等事宜,也全說給他聽了。湯思退聽後笑道:店主人也很賢明呀!於是順口道出“哀王孫而進食,豈望報乎”一句。過了好大一會,洪邁回應道:“為長者而折枝,非不能也”。湯思退大為激賞此比聯語,在洪邁看來,也是頗值得矜詡的故事。殊不知此聯非但對仗並不工穩,且用典也不恰切。作為十字一比的對聯,上下比同時出現相同的“而”字,這便犯了對聯忌同字之誡。其次,湯思退上比用典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屬於史部文獻;而洪邁的下比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屬於經書。可見上下比用典並非對稱,要麽全用十三經文句,要麽全用《史記》中典故,不可牽強將就。

       令洪邁頗為驚絶的第二首經文對聯,乃是出自於汪應辰等人之口。當年,汪應辰做秘書少監,每每餐後需要聚茶,正好有一同舍睡懶覺沒有來參與。等他延遲來到之後,同僚中有人戲言“宰予晝寢,於予與何誅”一語,其中正好用了《論語·公冶長》中的典故。過了好大一會,眾人無言,汪應辰便道:“子貢方人,夫我則不暇。”汪的下比正好運用了《論語·憲問》中的原句,對仗十分工整,比起上比所出,更為謹嚴。

       兩相對照,洪邁引以為傲的對仗不過爾爾,只是他自己敝帚自珍罷了。汪應辰所對的下比,那才是中規中矩,可算得是絕對。

 

 

              附原文:經句全文對

       予初登詞科,再至臨安,寓於三橋西沈亮功主簿之館。沈以予買飯于外謂為不便,自取家饌日相供。同年湯丞相來訪,扣旅食大概,具為言之。湯公笑曰:“主人亦賢矣!”因戯出一語曰:“哀王孫而進食,豈望報乎?”良久,予應之曰:“為長者而折枝,非不能也。”公大激賞而去。汪聖錫為秘書少監,毎食罷茶,一同舍輙就枕不至。及起,亦戯之曰:“宰予晝寢,於予與何誅?”衆未有言,汪曰:“有一對,雖於今事不切,然却是一个出處。”云:“子貢方人,夫我則不暇。”同舍皆合詞稱美。

_____________

同年:指科舉時代稱同榜或同一年考中者。《後漢書·樂成靖王黨傳》:“(劉黨)與肅宗同年,尤相親愛。”湯丞相:湯思退(1117-1164年),字進之,號湘水,處州人 。中國宋代詞人、 政治家,宰相。

《史記·淮陰侯列傳》:“(韓信)釣於城下,諸母漂。有一母見信饑,飯信……信喜,謂漂母曰:‘吾必有以重報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孫而進食,豈望報乎!’”

《孟子·梁惠王上》:“挾太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汪聖錫:汪應辰(1118-1176),初名洋,字聖錫,信州玉山(今江西省玉山縣)人。南宋官吏、詩人、散文家。秘書少監:在宋代官制中,秘書少監是秘書省的負責人,掌管古今圖籍、國史實錄、天文歷數等等。

《論語·公冶長》:“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於予與何誅。’”

子貢方人:《論語·憲問》:“子貢方人。子曰:‘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

《經句全文對》鈔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