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劉禹錫《聽舊宮中樂人穆氏唱歌》一詩云:“曾隨織女渡天河,記得雲間第一歌;休唱貞元供奉曲,當時朝士已無多。”劉夢得在貞元中曾任郎官、御史,後坐王叔文黨被貶逐,歷二十餘年,始以太子賓客再入朝。感念今昔,故有是語,由是“貞元朝士”一詞,遂爲後世詩文中廣泛使用的典故。宋人洪邁在《容齋四筆》卷十四中,專門就“貞元朝士”作有一篇,舉例以明此典之運用。
洪邁開篇直接援引劉禹錫《聴舊宫中樂人穆氏唱歌》以破題,然後概述劉禹錫在貞元年間曾任郎官、御史,只因“永貞革新”坐王叔文黨而被貶斥,待到他再以太子賓客的身份入朝,前後已過了二十餘年。當是時,在劉夢得再度入朝為官時,貞元年間的朝士早已不多了,劉因是不勝感慨云。自從劉禹錫做了《聴舊宫中樂人穆氏唱歌》這首七絕之後,後世官員被貶出朝堂之後再度入朝,往往多援引此詩中“貞元朝士”之典。洪邁由是舉例說明,他最先舉的例證是南宋時汪藻的《謝宣州到任表》。汪藻於绍兴元年(1131年),除龍圖閣直學士,後知撫、徽等州;到了紹興十三年(1143年),罷職居永州。據《宋史》本傳所載,“秦檜死,(汪藻)復職,官其二子。二十八年,《徽宗實錄》成書,右仆射湯思退言藻嘗纂集詔旨,比修實錄,所取十蓋七八,深有力於斯文,詔贈端明殿學士。”從紹興十三年到紹興二十八年,前後相去十五年之久,因而汪藻在《謝表》中有“念年迫桑榆之吏,乃日陪羈絏之臣,新建武之官儀,不圖重見;數貞元之朝士,今已無多”之語。洪邁認為,汪藻從貶出朝堂到再度入朝做官,前後過了如此之久,因而運用“貞元朝士”之典很是貼切。
接著洪邁又就自己的作文為例,他曾經四次使用了“貞元朝士”這個典故。第一處是用在《謝侍講兼修國史表》中,查《古今事文類聚新集》卷二三,收有此表。表文有“伏遇皇帝陛下,道齊堯舜,仁奉祖宗,下建武之詔書,正爾恢張於治具,數貞元之朝士,獨憐流落之孤蹤;肆垂齒録之恩,俾卒汗青之業……”云云。按:洪邁的進入國史館,大約在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左右,其本傳有“邁初入史館,預修《四朝帝紀》,進敷文閣直學士、直學士院”云云。據本傳,洪邁在“(淳熙)十三年九月,拜翰林學士,遂上《四朝史》,一祖八宗百七十八年為一書”,則謝表的寫作,大抵就是此時。第二處是洪邁在宋高宗的德夀慶典之際,因他曾擔任兩省官職二升遷,轉為通奉大夫(從三品文散官)。由是洪邁在《謝表》中說:“供奉當時,敢齒貞元之朝士;頌歌大業,願賡至德之中興。”第三處是洪邁做永思陵橋道頓遞使之後,轉為宣奉大夫(正三品文散官),因作《謝表》,文中有“武德文階,愧三品維新之澤;貞元朝士,動一時既往之悲。”第四處是宋光宗趙惇即位,典禮完成之後,他所作《謝加恩表》。查《宋史》洪邁本傳,有“紹熙改元,進煥章閣學士、知紹興府”云云。據洪邁所記,謝表文中有“考皇祐明堂之故,操以舉行,念貞元朝士之存,今其餘幾”之句。在洪邁看來,他的四處援引“貞元朝士”,均是用得恰當的。
但也有運用“貞元朝士”典故不切者,例如孝宗乾道年間,單夔以知紹興府身份晉升爲文華閣學士,他在《謝表》中說:“數甘泉法從之舊,真貞元朝士之餘。”關於“甘泉法從”,南宋愛國將領李綱《玉蝴蝶》有“甘泉法從弟兄芝玉,顧我情深契闊相思,豈知今日共登臨”之句。又宋人蘇頌《次韻劉叔貢舍人從駕》之作,其間有“甘泉法從皆才低杰,皇佑孤臣獨老生”之句。洪邁認為單夔在宋孝宗淳熙間只是侍郎官銜,當時滿朝名臣很多,且前後相去年歲不遠,因而“甘泉法從之舊”與“貞元朝士之餘”的運用,皆不妥帖。
附原文:貞元朝士
劉禹錫《聴舊宫人穆氏唱歌》一詩云:“曾陪織女度天河,記得雲間第一歌。休唱貞元供奉曲,當時朝士已無多。”劉在貞元任郎官、御史,後二紀方再入朝,故有是語。汪藻始采用之,其《宣州謝上表》云:“新建武之官儀,不圖重見;數貞元之朝士,今已無多。”汪在宣和間為館職符寳郎,是時紹興十三、四年中,其用事可謂精切。邁常四用之,《謝侍講修史表》云:“下建武之詔書,正爾恢張於治具;數貞元之朝士,獨憐留落之孤蹤。”以德夀慶典,曾任兩省官者遷秩,蒙轉通奉大夫,《謝表》云:“供奉當時,敢齒貞元之朝士;頌歌大業,願賡至德之中興。”充永思陵橋道頓遞使,轉宣奉大夫,《謝表》云:“武德文階,愧三品維新之澤;貞元朝士,動一時既徃之悲。”主上即位,明堂禮成,《謝加恩》云:“考皇祐明堂之故,操以舉行,念貞元朝士之存,今其餘幾?”亦各隨事引用,近者單夔以知紹興府進文華閣直學士,《謝表》云:“數甘泉法從之舊,真貞元朝士之餘。”夔當淳熙中雖為侍郎,然一朝名臣尚多,又距今才十餘嵗,似為未穩貼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汪藻(1079年-1154年),字彥章,號浮溪,又號龍溪,饒州德興(今屬江西)人,汪穀之子,中國宋代文學家。南宋時,官至顯謨閣大學士、左大中大夫,封新安郡侯。著有《浮溪集》60卷、《後集》若干卷、《靖康要錄》16卷、《裔夷謀夏錄》2卷等。
《謝宣州到任表》,收在《浮溪集》卷五。文中有“念年廹桑榆之吏,乃日陪羈絏之臣,新建武之官儀,不圖重見;數貞元之朝士,今已無多”云云。
單夔,字虞卿,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孝宗乾道間(1165年~1173年)為大理評事。
甘泉:《歷代三寶紀》卷二載:“霍去病北討匃奴,過居延山,擒休屠王,獲其金人以為大神,列置甘泉宮,燒香禮之蒙,此即漢地佛像先來也。”法從:可指皈依佛法的弟子。又指跟随皇帝车驾,追随皇帝左右的人,《漢書·揚雄傳上》:“又是時趙昭儀方大幸,每上甘泉,常法從,在屬車間豹尾中。”顏師古注:“法從者,以言法當從耳,非失禮也。一曰從法駕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