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漢唐三君知子》鈔記

(2024-12-18 14:15:17)
标签:

书法

文化


       古代帝王皇嗣的傳承,即便是帝王也做不了主,而是由大臣與外戚等諸因素綜合決定。因而劉邦無法確立趙王如意的皇位,漢宣帝劉詢也無法扶植淮陽王劉欽登位,至於唐太宗也無法讓吳王李恪登基。圍繞這些歷史事件,洪邁湊成了《漢唐三君知子》一篇。

       洪邁認為但凡英明君王,一旦發現其子具有才華,便會痛愛而稱讚他。就像漢高祖劉邦喜歡趙王如意一樣,一直想讓如意繼位,但迫於大臣諫阻不能如願。查《史記·呂太后本紀》,有“及高祖為漢王,得定陶戚姬,愛幸,生趙隱王如意。孝惠為人仁弱,高祖以為不類我,常欲廢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類我。”又《留侯世家》曰:“上欲廢太子,立戚夫人子趙王如意。大臣多諫爭,未能得堅決者也。呂后恐,不知所為。人或謂呂后曰:‘留侯善畫計筴,上信用之。’”由是呂后游說張良,張良便要求呂后把商山四皓給請來輔助劉盈,則可確立孝惠之地位。待到劉邦死後,劉如意遂被呂后所害,可見劉邦對他的寵愛未果反使他遭受殺身之禍。同樣,漢宣帝劉詢喜歡淮陽王劉欽,《漢書·宣元六王傳》曰:“淮陽憲王欽,元康三年立,母張婕妤有寵於宣帝。霍皇后廢後,上欲立張婕妤為後。……而憲王壯大,好經書、法律,聰達有材,帝甚愛之。太子寬仁,喜儒術,上數嗟歎憲王,輔曰:‘真我子也!’常有意欲立張婕妤與憲王,然用太子起於微細,上少依倚許氏,及即位而許後以殺死,太子蚤失母,故弗忍也。”後來,劉欽頗受其貪婪的舅舅張博之欺瞞,乃至讓劉欽很是受牽連。到了唐代,太宗李世民很是喜歡吳王李恪,《新唐書》卷九十三曰:“恪善騎射,有文武才。其母隋煬帝女,地親望高,中外所向。帝初以晉王為太子,又欲立恪,長孫無忌固爭,帝曰:‘公豈以非己甥邪?且兒英果類我,若保護舅氏,未可知。’無忌曰:‘晉王仁厚,守文之良主,且舉棋不定則敗,況儲位乎?’帝乃止。”由於李恪受到太宗的喜愛,且立儲未成,最終被長孫無忌陷害冤死。

       向使當年劉邦立如意成功,則劉邦死後,漢室無呂后專政之禍,如意也不會慘死呂雉手裏。至於劉欽,他雖未登上大位,卻也未遭不測,已是萬幸了。而李恪未能登位就夠慘了,他竟然被外戚長孫無忌牽連進房遺愛謀反之案,因此冤死。若是當年太宗的意願得以實現,則無武后專制出現,李唐政權的過度自然要平順得多。這些決定天下走向的大事,往往並不由人君決定,其間夾雜了許多不確定因素,從而致使歷史車輛逆轉。真所謂萬般皆由天決定,一點不容人安排,哪怕是賢明君王出世,也做不得自己接班人的主。儘管漢高祖、漢宣帝與唐太宗均具知子莫過父的慧眼,可能耐朝廷大臣、外戚諸般之干預因素何,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時焉勢焉命焉!

 

 

              附原文:漢唐三君知子

       英明之君,見其子有材者,必愛而稱之。漢高祖謂趙王如意類已,欲以易孝惠,以大臣諫而止。宣帝以淮陽王(欽壯)大,好經書、法律,聦逹有材,數嗟嘆曰:“真我子也!”常有意欲立為嗣,而因太子起於?細,且早失母,故弗忍。唐太宗以吳王恪英果類我,欲以代雉奴。其後如意為吕母所戕,恪為長孫無忌所害,欽陷張博之事,殆於不免。此三王行事,無由表見。然孝惠之仁弱,幾遭吕氏之覆宗;孝元之優柔不斷,權移於閽寺,漢業遂衰;高宗之庸懦,受制兇后,為李氏禍尤惨。其不能繼述固已灼然。高祖、宣帝、太宗蓋本三子之材而言之,非専指其容貎也,可謂知子矣。彼明崇儼謂英王哲(即中宗也)貎類太宗,張說謂太宗畫像雅類忠王(即肅宗也),此惟取其形似也。若以材言之,中宗之視太宗,天壤相隔矣。漢成帝所幸妾曹宫産子曰:“我兒額上有壯髪,類孝元皇帝。”使其真是孝元,亦何足道?而況於嬰孺之狀耶!

 《漢唐三君知子》鈔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