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熙寧司農牟利》鈔記

(2024-12-06 10:25:34)
标签:

书法

文化


       《容齋四筆》卷十一收有《熙寧司農牟利》一篇,反映了宋神宗時期王安石主政對天下的盤剝之酷烈。司農寺本是古代的官署,北齊始建,歷代沿置,掌糧食積儲、倉廩管理及京朝官之祿米供應等事務。宋神宗時,司農寺作為推行新法的重要機構,常平新法(即青苗法)、農田水利法、免役法、保甲法等都由這個機構製訂或執行。透過本篇中所舉的出售天下祠廟與墾伐前代帝王陵寢二事,即可見出司農寺為了斂財,簡直是無所不用其極了。

       作為祠廟的設立,應該是由來有自,也是在前代歷史文化的積澱中所形成的。所設祠廟者一般是對天下有所貢獻,或者對歷史人文有所建樹者,由是爲之立祠,以供後世瞻仰紀念,這就如同而今的紀念館之類。到了神宗時期,司農寺為了斂財牟利,竟然敢於大膽出售天下祠廟,簡直是到了摧毀中華文化的境地。洪邁所謂“粥天下祠廟”,即出賣天下祠廟,“粥”同“鬻”。司農寺只要拿到了錢,便不管祠廟的住持如何經營了,而祠廟住持既然被盤剝了,自然是得通過其他方式弄回這些錢的。由是本是清淨之地的祠廟,頓時變得烏煙瘴氣,各種商業經營活動在這些場所開展,乃至慢侮神靈、作踐紀念聖地。在南京有閼伯與微子兩座廟,它們一年的收入也不過七八千錢,然而也在粥售之例。當年張方平做應天府通判時,便上書說:“宋地,是帝王的基業所在。因而火王閼伯(帝嚳之子)封於商丘,用以主火。微子作為宋國的開國君王,因而立祠,後世一直瞻仰。難道連這兩座祠廟也不能幸免粥售嗎?因此請求使用官家庫錢代充其每年稅收。”宋神宗讀到這份上書之後為之震怒,在奏摺上批出說:“怠慢神靈侮辱國家,沒有比這更厲害的了。”通過張方平的這次上書之後,方才取消天下祠廟的粥稅。

       洪邁所舉的神宗時期斂財無度的第二件事是墾伐前代帝王陵寢。當年的司農寺又有人出餿主意,提出將前代帝王陵寢地拿出來開墾,也得到了司農寺衙門的首肯。這樣一來,唐代帝王的陵寢全被砍伐耕種,無一幸免,唐太宗昭陵上的喬木儘數被砍伐,造成了對文化的嚴重摧殘。面對這些無狀的舉措,當時的言官鄧潤甫出聲了,他說:按照熙寧年間的明令,前代帝王陵寢本是禁止砍伐採集的。如果遇上了重要的祭祀日期,則由地方刺史代行祭祀,這份詔令的深意可謂久遠。然而,當今小人為了斂財,不顧大體,為了獲得得巨額財富而如此做,真是不該。希望能夠罷黜提出此議的人,恢復之前的禁令,維護大宋的皇統。由於有了御史中丞鄧潤甫的建言,那些尚未被開墾的皇陵便得以幸免。

       收取天下祠廟的經營稅與墾伐前代帝王陵寢這兩件事,真是亙古未有的奇事,然而竟出現在神宗期間,真是令人無語。洪公出於對皇家的忠誠,他進而爲神宗開脫道:帝王一日要處理萬機,或許無法知悉所有的天下事務。

 

 

              附原文:熙寧司農牟利

       熙寧、元豐中,聚斂之臣專務以利為國。司農遂粥天下祠廟,官既得錢,聴民為賈區,廟中慢侮穢踐,無所不至。南京有閼伯、微子兩廟,一嵗所得不過七八千。張文定公判應天府,上言曰:“宋,王業所基也。而以火王閼伯,封於商邱,以主夫火。微子為宋始封,此二祠者獨不可免乎?乞以公使庫錢代其嵗入。”神宗震怒,批出曰:“慢神辱國,無甚於斯。”於是天下祠廟皆得不粥。又有議前代帝王陵寢,許民請射耕墾,司農可之。唐之諸陵,因此悉見芟刈,昭陵喬木,翦伐無遺。御史中丞鄧潤甫言:“熙寧著令,本禁樵采。遇郊祀則勑吏致祭,徳意可謂逺矣。小人掊克,不顧大體,使其所得不貲,猶為不可,況至為淺鮮者哉!願絀創議之人,而一切如故。”於是未耕之地僅得免。二者可謂前古未有,一日萬,蓋無由盡知之也。《熙寧司農牟利》鈔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