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辯秦少游義倡》鈔記

(2024-11-23 09:53:35)
标签:

书法

文化


       《夷堅已志》或作《夷堅乙志》,後定稿爲《夷堅志》,它是南宋洪邁所著的志怪小說集。其中載有秦少游南遷過潭州遇一義倡,遂與之來往,最後此義倡竟然為了少游赴死。洪邁自述這個故事是從常州教授鍾將之那裏聽來,而鍾又是從李結那裏聽到的,由是爲之作傳。至於鍾將之其人,《宋史》無傳,我們僅知他字仲山,長沙人。其生卒年不詳,約宋孝宗淳熙中前後在世,嘗為編修官,工於詞作,著有《岫云詞》一卷。至於李結其人,生卒年不詳,《宋史》無傳,畫史亦失載。僅知他是河陽(今河南孟縣)人,寓居浙江湖州霅溪,曾官休寧主簿、昆山宰、毗陵守、蘄春守,光宗紹熙元年(1190)以尚書郎為四川都轉運使,然後奉祠請退休。李結善詩文,亦擅繪畫,特善山水,傳世作品有《雪溪漁社圖》卷。

       對於來自鍾將之的傳說,洪邁一直抱以懷疑的態度,因而在定稿的《夷堅志》中,並無這個故事。洪公將自己對此事的懷疑寫進了《隨筆》,收在《容齋四筆》卷九之中,題為《辯秦少游義倡》。洪邁反復思忖,定然沒有此事。北宋元豐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年僅九歲的哲宗繼位,由宣仁太后同處分軍國事,同年司馬光任宰相,全面廢除王安石變法、恢復舊制。至此,支持變法的政治派別,被時人稱之為“元豐黨人”,反對變法一派,則被稱之為“元祐黨人”。由於秦少游被定為“元祐黨人”,他由是從國史院編修官出任杭州通判。然而在少遊倉促赴任時,身邊有妾室邉朝華陪伴,不久少遊以妨礙學道為由將她捨棄了。不久,秦少游又被劾以“影附蘇軾,增損《實錄》”,貶監處州酒稅;繼迭遭貶謫,編管雷州。元符三年(1100年),復命為宣德郎,同年於藤州去世,享年五十二歲。人生處在如此厄難之際,那裏還有狎妓的閑心,這事定然與秦少游無關。

       接著,洪邁又聯想到温益主管潭州時,正當紹聖年間(1094年~1098年),凡是被放逐朝臣經過其轄區,例如范純仁、劉奉世、韓川、吕希純與吕陶諸人,都被温益所困厄。據《宋史·溫益傳》載:“鄒浩南遷過潭,暮投宿村寺,益即遣州都監將數卒夜出城,逼使登舟,竟凌風絕江而去。他逐臣在其境內,若範純仁、劉奉世、韓川、呂希純、呂陶,率為所侵困,用事者悅之。”像這麽一個狠人,他會容許南遷的秦少游在潭州逗留片刻嗎?別看秦少游詞中有“驛寄梅花,魚傳尺素”之句,那僅僅只是文學的藝術表達而已。至於秦少游在潭州得遇義倡一事,顯係無稽之談,洪公為此深感《夷堅已志》著述之過失。

 

            附原文:辯秦少游義倡

       《夷堅已志》載潭州義倡事,謂秦少游南遷過潭,與之徃來,後倡竟為秦死。常州教授鍾將之得其說於李結次山,為作傳。予反復思之,定無此事,當時失於審訂,然悔之不及矣。秦將赴杭倅時,有妾邉朝華,既而以妨其學道,割愛去之。未,罹黨禍,豈復眷戀一倡女哉?予記國史所書温益知潭州,當紹聖中,逐臣在其廵内,若范忠宣、劉仲馮、韓川原伯、吕希純子進、吕陶元鈞,皆為所侵困。鄒公南遷過潭,暮投宿村寺,益即時遣州都監將數卒夜出城,逼使登舟,竟凌風絶江去,於覆舟。以是觀之,豈肯容少游欵眤累日?此不待辯而明,《已志》之失著矣。

 

              附:《宋史·秦少游傳》

       秦觀,字少游,一字太虛,揚州高郵人。少豪雋,慷慨溢於文詞,舉進士不中。強志盛氣,好大而見奇,讀兵家書與己意合。見蘇軾於徐,為賦黃樓,軾以為有屈、宋才。又介其詩於王安石,安石亦謂清新似鮑、謝。軾勉以應舉為親養,始登第,調定海主簿、蔡州教授。元祐初,軾以賢良方正薦於朝,除太學博士,校正秘書省書籍。遷正字,而復為兼國史院編修官,上日有硯墨器幣之賜。

       紹聖初,坐黨籍,出通判杭州。以御史劉拯論其增損實錄,貶監處州酒稅。使者承風望指,候伺過失,既而無所得,則以謁告寫佛書為罪,削秩徙郴州,繼編管橫州,又徙雷州。徽宗立,復宣德郎,放還。至藤州,出游華光亭,為客道夢中長短句,索水欲飲,水至,笑視之而卒。先自作挽詞,其語哀甚,讀者悲傷之。年五十三,有文集四十卷。

       觀長於議論,文麗而思深。及死,軾聞之嘆曰:「少游不幸死道路,哀哉!世豈復有斯人乎!」弟覿字少章,覯字少儀,皆能文。《辯秦少游義倡》鈔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