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賢者一言解疑譖》鈔記

(2024-11-19 10:06:32)
标签:

书法

文化

 

      

       為人處世,出言最宜謹慎,在關鍵時候一言可以救得一人,一言也可殺得一人。至於出言之取捨,乃在乎此人之稟心,若也此人宅心仁厚,則出言為善,必為人解危;若也此人存心不善,則出言必如利刃,動輒殺人矣。洪邁《容齋四筆》卷八《賢者一言解疑譖》,就記載了兩樁善言替人解危的事跡,頗值得後世借鑒。

       洪邁所記的第一樁善言幫人事件與他本人有切身關係,當時正是秦檜當權,洪邁的父親洪皓、鄭剛中、胡寅與朱翌均在貶謫之中,同被遷謫在廣東境內。那時,方滋在廣東任經略帥,對待這一幹遷客很是禮遇,這便引起了秦檜的猜疑。有天,秦檜對一門客說:“方滋統帥廣東一部,凡是得罪於朝廷的遷客他很善意護持巴結,莫非是圖謀他日有所作為麼?”此門客是位宅心仁厚的長者,他一聽秦檜心存殺機,由是解釋道:“若非宰相今日有此言,我不敢冒昧進言。那方滋的為人,是一位天性仁厚的長者,凡是對人總是以周旋幫人為務,並非是對這些遷客如此。”秦檜聽後猛然感悟道:“方務德就是那麽一個替人考量周全的人。”秦檜因此頓釋猜疑,從而避免了對方滋、對這一幹遷客的再度禍害。若是當初不逢這樣的長者,遇上那麽一位奸巧之人,則直須略進讒言,則方滋必然獲罪,而那一幹遷客也不得安生了。在如此險境中能出言救人,真是大君子人呀!這種人也可稱得上古之君子了。

       第二樁出言和解兩人關係者便是張子韶先生。當初,嚴陵(今浙江桐廬)人王大卞到曲江(今廣東韶關)任太守,途經南安(今江西大庾),前去拜見了張子韶先生。王大卞見到張子韶後,從容不迫地說:“我不久前曾經在檢院做官,後來由於御史中丞羅彥濟上章彈劾,被迫離開了京城。不久羅彥濟自吏部尚書調出擔任嚴州(今浙江建德)太守,我就到蘭溪去躲避。羅彥濟來到嚴州就任後,派人送信給我,說我和你有同年科舉考試被錄取的交情,為什麼要躲開我呢?我看到信後,不好說什麼,就又回來了。我們兩相見之後,他就私下對我說,以前在御史臺上書彈劾你的奏章是朱新仲寫的,他寫好後,托我進呈,我當時欠加考慮,就答應了,直到現在我還感到後悔。這件事已經過去了,我現在正好要到韶州去任太守,朱新仲也在那裏任職。如果我們不期而遇就會很不愉快。我該怎麼辦呢?”張子韶暗自思忖:估計王大卞見了朱新仲後會算舊帳,便對王大卞說:“你做一個君子還是做一個小人,就看這次你怎麼做了。”王大卞聽後忙說:“我一定照你說的去做。”王大卞到韶州後,不計舊怨,不擺架子,努力與朱新仲結好,過了二年,二人相處和好。這大概是因為他們二人原來关系就不錯。早些年,洪邁曾陪侍張子韶閑聊,聽他說到這些,故追記於此。言故追紀之。

 

 

              附原文:賢者一言解疑譖

       賢者以單詞片言,為人釋謗解患,卓卓可書者,予得兩事焉。秦氏當國時,先忠宣公、鄭亨仲資政、胡明仲侍郎、朱新仲舍人皆在謫籍,分置廣東。方務德為經畧帥,待之盡禮。秦對一客言曰:“方滋在廣部,凡得罪於朝廷者必加意?結,得非欲為異日地乎?”客曰:“非公相有云,不敢輙言。方滋之為人,天性長者,凡於人唯以周旋為志,非獨於遷客然也。”秦悟曰:“方務德却是箇周旋底人。”其疑遂釋。當時使一憸巧者承其問,?肆一語,方必得罪,而諸公不得安迹矣。言之者可謂大君子,當求之古人中。嚴陵王大卞赴曲江守,過南安,謁張先生子韶,從容言:“大卞頃在撿院,以羅彦濟中丞章去國,其後彦濟自吏書出守嚴,遂遷避於蘭溪。彦濟到郡,遺書相邀曰:‘與君有同年之契,何為爾?’不得已,復還。既見,宻語云:‘前此臺評,乃朱新仲所作,託造物之意以相授,一時失於審思,至今為悔。’此事既往,今適守韶,而朱在彼,邂逅有弗愜,為之奈何?”張揣其必將修怨,即云:“國先為君子、為小人,皆在此舉。”王悚然曰:“謹受教。”至則降意彌縫,終二年,不見分毫形迹,盖本自相善也。予曩侍張公坐,聞其言故追紀之。《賢者一言解疑譖》鈔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