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莆田荔枝》鈔記

(2024-11-15 09:22:23)
标签:

书法

文化


       作物栽培,一般採用種子繁衍,所生新苗,當延續其母種之屬性。然此乃一般性常理,若於某些特殊品種則不然,以種子繁衍雖所生如是,然其結果並不相同。惟其如此,宋人洪邁《容齋四筆》卷八載有《莆田荔枝》一篇,詳記荔枝培植不能單憑種子繁衍一事。

       莆田荔枝栽培始於唐代,其味香甜、醮核率高,具有止渴、滋補功效。宋代蔡襄曾寫下世界上第一本《荔枝譜》,稱興化荔最為奇特。因此,洪公開筆就說:“莆田荔枝,名品皆出天成,雖以其核種之,終與其本不相類。”莆田的荔枝精品,竟然不能用種子繁殖,如果採用種子繁殖,則“宋香之後無宋香,所存者孫枝爾;陳紫之後無陳紫,過墻則為小陳紫矣”。宋人沈括在《夢溪筆談》卷二四中説:“閩中荔枝,核有小如丁香者,多肉而甘。土人亦能爲之,取荔枝木去其宗根,仍火燔令焦,復種之,以大石抵其根,但令傍根得生,其核乃小,種之不復牙。正如六畜去勢,則多肉而不復有子耳。”而洪邁的間接引文,謂“以石壓之,令勿生傍根”,與沈括的原文“但令傍根得生”,似是很不相符。至於莆田當地人認為則並不完全如此,因為此果形狀與性味變態百出,有的如同龍牙,有的貌似鳳爪,有的酷似釵頭紅幾可置於髮簪,有的真如綠珠子幾可作成綴佩。像如此變化百出的現象,並非按照一般常理可以推求,自然更不是人力所能及的。

       之前,方家有棵荔枝樹能結出上千顆荔枝,這家人為了使自家的荔枝名重天下,於是摘了兩百顆送給蔡襄,並騙他説此樹每年只能産這麽多。蔡襄為之命名“方家紅”,將之載入《荔枝譜》一書,自然也將其妄語給印證了。查《荔枝譜》原書,其中確有如下記載:“方家紅,可徑二寸,色味俱美。言荔枝之大者,皆莫敢擬。歲生一、二百顆,人罕得之。方氏子名蓁,今為大理寺丞。”方家的這樹荔枝經蔡襄之入譜之後,儘管荔枝樹華實繁茂,等到結成果實成熟者不超過二百顆,方家真沒料到這一語竟然成讖。這段趣話已經被陳正敏載入《遯齋閒覽》一書中,當地人士黃處權也詳細記載了此事。

 

                     附原文:莆田荔枝

       莆田荔枝,名品皆出天成,雖以其核種之,終與其本不相類。宋香之後無宋香,所存者孫枝爾;陳紫之後無陳紫,過墻則為小陳紫矣。《筆談》謂焦核荔子,土人能為之。取本木去其大根,火燔令焦,復植於土,以石壓之,令勿生傍根,其核自小。里人謂不然,此果形狀變態百出,不可以理求,或似龍牙,或類鳯爪,釵頭紅之可簪,緑珠子之旁綴,是豈人力所能加哉?初,方氏有樹結實數千顆,欲重其名,以二百顆送蔡忠惠公,紿以常歲所産止此。公為目之曰“方家紅”,著之於譜,印證其妄。自後華實雖極茂,逮至成熟,所存者未嘗越二百,遂成語。此段已載《遯齋閒覽》中,郡士黄處權復志其詳如此。《莆田荔枝》鈔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