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馮夷姓字》鈔記

(2024-11-06 09:34:40)
标签:

书法

文化


       作為民間傳說中的水神,馮夷的故事在不同地域自然會有不同的說法,這也體現了民間傳說在某一母題下的多種變異特性。作為民間傳說,在文人眼裏自然成了不經之談,對於諸多的變異自然也不會引以為奇。洪邁《容齋四筆》卷五收有《馮夷姓字》一篇,歷舉了各種關於馮夷的傳說,皆水神之名。獨於結尾援引《淮南子·原道訓》,此馮夷乃大丙之御,則斷為“别一馮夷”。

       作者首先從張衡《思玄賦》入題,其文曰:“號馮夷俾清津兮,櫂龍舟以濟予。”《六臣注文選》注曰:“《靑令傳》曰:‘河伯,華陰潼鄕人也,姓馮氏,名夷。浴於河中而溺死,是爲河伯。”而在姜太公所著的《太公金匱》一書中,又稱“河伯姓馮名修”,而晉人裴啓也認為是馮夷。在《莊子·大宗師》中,有“馮夷得之,以遊大川”之說。在李善《文選注》中稱“《淮南子》曰:‘馮夷服夷石而水仙。’注曰:‘馮夷,河伯,潼鄉隄首人,服夷石而水仙……’”《後漢書·張衡傳》全文引用了其《思玄賦》,在“號馮夷俾清津兮,櫂龍舟以濟予”下注曰:“《聖賢塜墓記》曰:‘馮夷者,弘農華隂潼鄉隄首里人,服八石得水仙,為河伯。《龍魚河圖》曰:’河伯姓吕,名公子,夫人姓馮名夷。”趙明誠《金石錄》卷二六收有《唐河侯新祠頌》,題為秦宗撰。其間曰:“河伯姓馮名夷,字公子,潼鄉華隂人也。”各種說法並不相同,這充分體現了民間傳說在不同地域流傳的變異性。而這一傳說的母題,蓋本於屈原《遠遊篇》,其間有“使湘靈鼓瑟兮,令海若舞馮夷”兩句。東漢王逸注曰:“海若,神名也。馮夷,水仙人也。《淮南》言‘馮夷得道,以潜於大川’也。”

       然而,在《淮南子·原道訓》中,又稱“昔者馮夷,大丙之御也。乘雲車,入雲蜺,游微霧,騖怳忽,歴逺彌髙以極往,以雲蜺為馬游行也。”高誘注曰:“馮夷、大丙,二人名,古之得道能御隂陽者。”東漢許慎雖有《淮南子注》,然原著早已散逸,獨《說文》行焉。不知洪邁所引許叔重之說,所本為何?在《原道訓》中所說的馮夷,自然與上文中的馮夷不是同一神名,因前者為水神,而此處乃御者,自當別論矣。

 

              附原文:馮夷姓字

       張衡《思玄賦》:“號馮夷俾清津兮,櫂龍舟以濟予。”李善注《文選》引《青令傳》曰:“河伯,姓馮氏,名夷。浴於河中而溺死,是為河伯。”《太公金匱》曰:“河伯姓馮名修。”《裴氏新語》謂為馮夷。《莊子》曰:“馮夷得之以?大川。”《淮南子》曰:“馮夷服夷石而水仙。”《後漢·張衡傳注》引《聖賢冢墓記》曰:“馮夷者,弘農華隂潼鄉隄首里人,服八石,得水仙,為河伯。”又《龍魚河圖》曰:“河伯姓吕,名公子,夫人姓馮名夷。”唐碑有《河侯新祠頌》,秦宗撰。文曰:“河伯姓馮名夷,字公子。”數說不同,然則不經之傳也。盖本於屈原《逺遊篇》,所謂“使湘靈鼓瑟兮,令海若舞馮夷”。前此未有用者,《淮南子·原道訓》又曰:“馮夷,大丙之御也。乗雲車入雲蜺。”許叔重云:“皆古之得道能御隂陽者。”此自别一馮夷也。《馮夷姓字》鈔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