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百五日》鈔記

(2024-10-28 09:50:06)
标签:

书法

文化

   

       《容齋四筆》卷四收有《一百五日》,純是無謂之作也,既無歷史掌故之考究,亦無文化傳承之深度。且《容齋三筆》卷二收有《介推寒食》一文,已將寒食節之緣起以及後世傳承言及,此番純是墨戲而已。一般人都會知道,冬至過後至立春凡四十五日,而自立春至清明乃六十日整,合為一百五日。這個數字並不難推衍,而這一百五日之說也不嚴謹,因寒食節一般訂在清明前一日(亦有清明前二日者),由是這一百五日將更為一百四日了。由於節令之特殊規律,有時年底的大寒節或許多一二日,為十六或十七天,這百五日又說得過去了。

       關於洪邁文中所引江西宗派詩如“一百五日足風雨,三十六峰勞夢魂”,除了洪邁所引以外,其他文獻幾乎無法檢索得到。至於“一百五日寒食雨,二十四番花信風”兩句,則出自宋人徐俯(1075年~1141)之手,徐俯為黃山谷之外甥,故謂之江西宗派也。至於洪邁為芝山寺興建華嚴閣所作的疏啟,其末尾一聯“大善知識五十三,永壯人天之仰;寒食清明一百六,鼎來道俗之觀”,上下比出現同字“之”,頗為不工矣。不如更為“大善知識五十三,永壯人天景仰;寒食清明一百六,鼎來道俗偕觀”,似乎文義更暢。至於文中所涉“一百六”,並不足怪也,前文言及大寒可能節氣略長一二日,故有百五與百六之異,並無須徵引元稹詩為證。

       對於寒食究竟是冬至後百五日,抑或百六日,並不是很重要的事情,那只是曆法的演算之差異而已。重要的是寒食節的緣起,作為春秋時期晉國之士介之推,他以一生高義感化後世,爰有寒食節之產生。於今寒食節人們並不禁火冷食了,然在漢唐以前一直是禁火的,且看唐人韓翃的《寒食》詩:“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唐代尚且禁火冷食,則說明介之推的精神對後世的影響之深遠,這才是寒食節的意義所在。

 

              附原文:一百五日

       今人謂寒食為一百五者,以其自冬至之後至清明,厯節氣六,凡為一百七日,而先兩日為寒食故云,他節皆不然也。杜老有《鄜州一百五日夜對月》一篇,江西宗派詩云:“一百五日足風雨,三十六峰勞夢魂”、“一百五日寒食雨,二十四番花信風”之類是也。吾州城北芝山寺,為禁煙遊賞之地。寺僧欲建華嚴閣,請予作勸縁,其末一聮云:“大善知識五十三,永壯人天之仰;寒食清明一百六,鼎來道俗之觀。”或問一百六所出,應之曰:元微之《連昌宮詞》“初過寒食一百六,店舍無煙宫樹緑”,是以用之。《一百五日》鈔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