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韓公稱李杜》鈔記

(2024-10-22 10:29:04)
标签:

书法

文化


       唐代是一個詩的國度,在這個朝代裏詩人如群星璀璨,貫穿整個李唐。其間既有以王孟為代表的山水田園詩派,亦有以高適、岑參、王昌齡、李益、王之渙、李頎為代表的邊塞從軍詩派;既有以李白為代表的浪漫詩派,也有以杜甫為代表的現實詩派;既有高古作風的韓詩,也有詩風曉暢的白居易詩;既有苦吟詩韻的孟郊、賈島,也有吟唱花間的溫庭筠、韋莊……即便到了晚唐,還有李義山與杜牧之卓起,支撐了李唐王朝詩壇的美麗夕照。然而,綜觀李唐詩壇,最具代表性的仍屬李杜二人,前者縱其天分灑脫於詩壇,後者凝其厚重與實學積澱於詩壇;前者出言狂縱不羈,後者用語工穩凝練;前者充滿了想象與浪漫;後者傾訴着現實與民願。由於李杜二人的橫空出世,遂支撐起了李唐詩壇的樑柱,乃至晚唐的李義山與杜牧之也被稱為小李杜。惟其如此,宋人洪邁在《容齋四筆》卷三中有《韓公稱李杜》一文,以概括李唐詩風。

       洪邁此文首引歐陽修主修的《新唐書·杜甫傳讚》,其間“昌黎韓愈於文章重許可”殆有鈔寫之誤,當作“昌黎韓愈於文章慎許可”。也就是說,韓愈對於天下文章的態度非常慎重,不輕易認可一般性文字。今查《新唐書·文藝傳上》,於《杜甫傳》下確有“昌黎韓愈於文章慎許可,至歌詩,獨推曰:‘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誠可信云。”由是,洪邁便遍檢韓詩,從中在找出了五處關於稱頌李杜的詩句以佐證之,也算是搜檢殆盡了。除了《城南聯句》中,韓愈尚有“精神驅五兵,蜀雄李杜拔”兩句疏漏外,便再無遺漏了。

       關於洪邁所謂韓詩共六處稱頌李杜者,包括了《新唐書·杜甫傳讚》中的一處引文,此處引文出自韓詩《調張籍》。第二處乃《石鼓歌》的三四句,原文是“張生手持石鼓文,勸我試作石鼓歌。少陵無人謫僊死,才薄將奈石鼓何。”第三處是《酬盧雲夫》的末尾幾句,原文為“高揖群公謝名譽,遠追甫白感至諴。樓頭完月不共宿,其奈就缺行攕攕。”第四處《薦士》乃薦孟郊於鄭餘慶,原文為“國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勃興得李杜,萬類困陵暴。後來相繼生,亦各臻閫奧。有窮者孟郊,受材實雄驁。”第五處《醉留東野》是寫給孟郊的,其原文為“昔年因讀李白杜甫詩,長恨二人不相從。吾與東野生併世,如何復躡二子蹤?”第六處《感春》,其間文字曰“近憐李杜無檢束,爛漫長醉多文辭。屈原離騷二十五,不肯餔啜糟與醨。惜哉此子巧言語,不到聖處寧非癡。幸逢堯舜明四目,條理品彙皆得宜。平明出門暮歸舍,酩酊馬上知為誰。”

       至於《城南聯句》一詩,那是韓愈與孟郊兩人合作,屬於一種排律形式的聯句,即兩人中前人出兩句詩,後人聯兩句詩,如此反復下去,這首聯句收在《全唐詩》卷七九一。

 

              附原文:《韓公稱李杜》

       《新唐書·杜甫傳贊》曰:“昌黎韓愈於文章重許可,至歌詩獨推曰:‘李杜文章在,光熖萬丈長。’誠可信云。”予讀韓詩,其稱李杜者數端,聊於此。《石鼓歌》曰:“少陵無人謫僊死,才薄将柰石鼓何?”《酬盧雲夫》曰:“髙揖羣公謝名譽,逺追甫白感至諴。”《薦士》曰:“勃興得李杜,萬類困凌暴。”《醉留東野》曰:“昔年因讀李白杜甫詩,長恨二人不相從。”《感春》曰:“近憐李杜無撿束,爛漫長醉多文辭。”并唐志所引,蓋六用之。《韓公稱李杜》鈔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