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鈔傳文書之誤》鈔記

(2024-10-20 09:23:53)
标签:

书法

文化


       洪邁《容齋四筆》卷二收有《鈔傳文書之誤》一篇,言及古人鈔錄文稿錯字乃至錯簡,因而造成不可卒讀的現象。像這類情況,在印刷術還沒有普及的時代,自是比比;即便到了現代的上半個世紀,抄稿錯誤抑或活字檢字工致誤,亦是在所難免。唯有電子檔普及的時代,由於有了各種便於比對的文本,因而錯訛現象逐漸減少。

       洪邁在文中提到,有的文稿因為書吏鈔寫不慎,非但錯字,甚至還有錯簡,造成無法閱讀的現象。洪公舉例説他在宋朝國家圖書館找了庾自直的《類文》這本書,先用正本來比對,發現內中有好幾卷存在錯版的現象,由是命書庫整頓,重錄以更正之。

       接著,洪邁又列舉了宋人周必大拿蘇頌的文集到太平州去刻板,也先行比對了文稿。文集中有《東山長老語錄序》一篇,出現了這樣的文句:“側定政宗,無用所以為用,因蹄得兎,忘言而後可言。”這個“側定政宗”,與後文無法銜接起來,周必大由是將此處折着來詢問洪邁,洪邁因想起《莊子·外物》中有“地非不廣且大也,人之所用容足爾。然而厠足而墊之致黄泉,知無用而後可以言用矣。”原來這“側定政宗”,恰好是“厠足致泉”的傳抄之誤,這麽一改訂,上下文義便貫通了。

       洪邁還列舉了曾紘(南宋人)所鈔錄的陶淵明《讀山海經詩》,其中有“形夭無千歲,猛志固常在”的句子。這裏的“形夭無千歲”,怎麽也與下文對不上號,其文義太不連貫了。於是找了《山海經》原書查檢,方知有“刑天,獸名也,口中好銜干戚而舞”一事。由是將“形夭無千歲”改訂為“刑天舞干戚”,便上下文義連貫起來了。改訂之後,洪邁將此事告知朋友岑公休與鼂之道二人,大家聽後都撫掌驚歎,馬上取正本比對,這一處錯誤很與蘇頌文集相類似。

       文稿傳抄或刊印之訛,往往造成閱讀困難,如果錯誤過多,甚至無法卒讀。但也有無心之誤而歪打正著的現象出現過,記得《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曾載有這麽一則寓言:“郢人有遺燕相國書者,夜書,火不明,因謂持燭者曰‘舉燭’,云而過書‘舉燭’。舉燭,非書意也。燕相受書而說之,曰:‘舉燭者,尚明也;尚明也者,舉賢而任之。’燕相白王,大說,國以治。治則治矣,非書意也。”誠然,像這樣歪打正著的現象並不是很多,正常情況下,文書還是謹慎鈔錄比對為佳。

 

               附原文:抄傳文書之誤

       今代所傳文書,筆吏不謹,至於成行脫漏。予在三館,假《庾自直類文》,先以正本撿,中有數卷,皆以後板為前。予令書庫整頓,然後錄之,他多類此。周益公以《蘇魏公集》付太平州鏤板,亦先為勘挍,其所作《東山長老語錄序》云:“側定政宗,無用所以為用,因蹄得兎,忘言而後可言。”以上一句不明白,又與下不對,折簡來問。予億(憶)《莊子》曰:“地非不廣且大也,人之所用容足爾。然而厠足而墊之致黄泉,知無用而後可以言用矣。”始驗“側定政宗”當是“厠足致泉”,正與下文相應,四字皆誤也。因記曽紘所書陶淵明《讀山海經詩》云:“形夭無千歲,猛志固常在。”疑上下文義若不貫,遂取《山海經》參挍,則云:“刑天,獸名也,口中好銜干戚而舞。”乃知是“刑天舞干戚”,故與下句相應,五字皆訛。以語友人岑公休、晁之道,皆撫掌驚歎,亟取所藏本是正之,此一節甚類蘇集云。《鈔傳文書之誤》鈔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