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夫人宗女請受》鈔記

(2024-10-05 09:58:53)
标签:

书法

文化


       封建社會中的皇室宗親往往皆有誥封,因而便有月例發放,相當而今體制內人員,自有官錢到手。由於皇族的繁衍,以故宗親人數激增,因而受封且享受月俸者日益增多,這自然會給皇家經濟造成沉重的負擔。由於這部分支出並不在官俸範疇之中,因而即便是宋仁宗頒發的《嘉祐祿令》一書中,也無所載。對此,宋人洪邁《容齋三筆》卷十四中有《夫人宗女請受》一文,詳載宗室姻親支出之鉅,足見宋代“三冗”(冗官、冗費、冗兵)之弊。

       作為皇室的外戚之家,一般正妻會封為郡國夫人,皇室的女兒一般會封為郡縣主。這些女眷均有月俸,春冬之季還有絹、綿等布料的發放,其數目甚為可觀,這些用度並不在《嘉祐禄令》所規定發放的俸祿之中。(案宋仁宗頒布《嘉佑祿令》,詳細規定了自節度使到內品共41等的俸祿標凖,正式完成了由唐之前的按品階定俸祿向按本官定俸祿的轉變,並確定了以現錢為主,以糧米衣物為輔的俸祿支付方式,將宋朝官員的俸祿水平推向了高峰。)

       南宋時的張掄,其出身不詳,官至浙西的“副都總管”,约於宋高宗紹興末前後在世。他好填詞,每應制進一詞,宮中即付之絲竹,因而在南宋之頗具影響。洪公不久前見張掄迎娶瓊王趙仲儡的女兒,此女子被封遂安縣主,每月將近有百千貫錢,她的收入除了皇家糧料院幫助審核由左藏庫所支之外,國家內庫還有添給,這些是宮外所不知道的。如此巨額支付,必然會加重宋朝國庫的壓力,也勢必會加重對民眾的盤剝,從而釀成民眾揭竿。這便使人想起宋神宗熙寧間與王安石的對話:而今並非財賦不多,而是用度沒有節制,這哪能保證國庫充足呀!宮中一個帮佣的開支就多達八十貫,嫁一個公主用度多到七十萬緍,發給宋真宗趙恒的妃嬪沈氏(宰相沈倫之孫女)的料錢就多達每月八百貫。這沈氏還算是很不喜奢華之人,因而甚得真宗敬重,然其月俸竟如此之多。

       遙想宋太宗時期,宮中人只能繫皂色的綢布圍裙,當年的元德皇后李氏採用金線描裙邊,宋太宗趙炅怒斥其奢侈(見《宋史·食貨下》)。宋仁宗當初制定公主們的俸料,曾徵詢過獻穆大公主(宋太宗趙炅第七女)的意見,經多次徵詢她才開口,起初僅僅只得到了每月五貫錢。過去,宮中的內豎們每月才給七百錢,其發放標凖如此低廉,自然不會對國民經濟造成沉重的負擔。作為皇家的禮儀,與其奢侈寧可儉樸,這正好符合孔子的思想(《論語·八佾》:“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自然是美事一樁。當年的皇帝旨意如此,後世帝王竟不曾奉行,若以現今的奢侈程度來看,何止超越當年幾十幾百倍呀!

 

                     附原文:夫人宗女請受

       戚里宗婦封郡國夫人,宗女封郡縣主,皆有月俸錢米,春冬絹綿,其數甚多,《嘉祐禄令》所不備載。頃見張掄娶仲儡女,封遂安縣主,月入近百千,内人請給,除糧料院幫勘,左藏庫所支之外,内帑又有添給,外庭不復得知。因記熙寧初,神宗與王安石言:今財賦非不多,但用不節,何由給足。宫中一私身之奉,有及八十貫者。嫁一公主,至用七十萬緍,沈貴妃料錢月八百貫。聞太宗時,宫人惟繫皂紬襜,元德皇后嘗以金線縁襜,而怒其奢。仁宗初定公主俸料,以問獻穆大主,再三始言,其初僅得五貫耳。異時,中官月有止七百錢者。禮與其奢寧儉,自是羙事也。一時意如此,不聞奉行,以今度之,何止十百倍也。《夫人宗女請受》鈔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