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歷史人物周亞夫,洪邁屢有評論,早在《容齋隨筆》卷二,便已有微辭,謂“今乃有軍中夜驚相攻之事,安在其能持重乎?”但洪邁認為如此點到為止,似乎對周亞夫的為人尚未說透,由是在《容齋續筆》卷六,又設專文論之。
細究周亞夫的為人,確有驕縱傲視君王之嫌,此乃取滅之道也。周亞夫死於漢景帝之手,然於景帝即位的第三年(前154年),西漢爆發了七王之亂,參加叛亂的有吳、楚、趙、濟南、淄川、膠西、膠東等七個諸侯國。其間吳王濞已自稱“東帝”,其餘六國諸侯一同造反,其局勢可謂天下震動了。此時周亞夫奉命出兵,一舉平定了七王之亂,這在景帝時期,其功也不可謂不鉅。但是,周亞夫最終還是以非罪死在景帝手裏,而景帝雖然比文帝要殘忍一些,但也不是嗜殺卿大夫者,為何會出現誅殺周亞夫之事呢?這就得從周亞夫的為人性格上說起,儘管司馬遷與班固對於周亞夫的為人沒有明言,但其為人似乎是有一點剛戾的,這也是他自取滅亡之道。
且說文帝時期,周亞夫屯軍細柳營,離長安也就幾十里地,其布局也是為了防範匈奴入侵。當時的亞夫只是和平年間的駐軍而已,並非處在兩軍對壘之前線,軍情往往有瞬息之變。當時漢文帝前來勞軍,可亞夫不讓文帝進入軍門,等到文帝派使者持天子節下詔書,他才肯開營門。本來天子勞軍,可以一併檢閱軍隊,可亞夫禁止文帝騎馬前往,文帝只得“按轡徐行”。到了軍中,周亞夫揖文帝曰:“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逼得文帝只得“改容式車,使人稱謝:‘皇帝敬勞將軍。’”(事具《史記·絳候周勃世家》)儘管周亞夫如此驕縱無禮,但文帝還是稱他是真正的將軍,不久提拔他為中尉。且文帝在臨終前,還告誡景帝説:“即有緩急,周亞夫真可任將兵。”
那麽,周亞夫如此驕縱無禮,是誰給他的底氣呢?公元前180年,周勃與陳平定計,外聯諸侯誅滅了呂氏,共同擁立漢高祖之子代王劉恒為帝。當時,劉邦近身的子嗣幾乎全部被呂雉所殺,只剩下之前不被重視的邊遠子嗣尚存。作為代王的劉恆,本是薄姬所生,被封在邊遠的幽州西北之地。作為平定諸呂以安劉室的周勃與陳平,自然建立了不世功勛,因而周勃在文帝時期曾兩度任相,並被封為絳候。亞夫之所以敢如此膽大地在文帝面前耍驕橫,完全是仗著他老子當年平諸呂之功,他甚至還會認為文帝不過是他老子扶植起來的君王罷了。然而,此一時彼一時,當年周勃可以在文帝面前傲慢一點無妨,到了周亞夫這裏自然該收斂起來,以維繫君臣關係了。而亞夫竟然忘記了時勢變遷,仍保持原來的思維定勢,焉得不是取死之道也歟!
據《絳候周勃世家》所載,“景帝居禁中召條侯,賜食。獨置大胾,無切肉,又不置櫡。條侯心不平,顧謂尚席取櫡。景帝視而笑曰:‘此不足君所乎?’條侯免冠謝。上起,條侯因趨出。景帝以目送之,曰:‘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景帝在宮中召亞夫,並賜大肉塊,沒有切分的肉片,也沒有安放筷子。這分明是給周亞夫一點小小的警示,讓他別狂妄得不認識自己是誰,而周亞夫不知收斂,反而回頭讓招待員給取筷子來。當景帝笑著説“這還不夠您所享用嗎”,亞夫這才免冠致謝,足見其禮節之怠慢。本來這就夠了,可亞夫在景帝起身時便趁勢離開,景帝目送亞夫離去之後説:這個悶悶不樂的傢伙缺少君臣禮義。當景帝此言出口,自然早已布下殺機,只待機緣成熟,便是周亞夫取死之時。後來,周亞夫的兒子“買工官尚方甲楯五百”作為亞夫死後的殉葬品,可他兒子也很是豪橫,居然拿了殯葬禮品而不給錢,致使賣家上告了。景帝要求依律責問亞夫,周亞夫沒有回答,此時景帝也惱了,一句“吾不用也”,便將亞夫交給廷尉處置了。《史記·周勃世家》是這樣記載的:“廷尉責曰:‘君侯欲反邪?’亞夫曰:‘臣所買器,乃葬器也,何謂反邪?’吏曰:‘君侯縱不反地上,即欲反地下耳。’”亞夫被氣得吃不下飯,過了五天,他便在牢中嘔血而亡,結束了其傲慢的一生。
至於洪公所記前秦時的王猛伐燕圍鄴事宜,在《資治通鑒·晉紀二十四》頗有記載。原文為:“十一月,秦王堅留李威輔太子守長安,陽平公融鎮洛陽,自帥精銳十萬赴鄴,七日而至安陽,宴祖父時故老。猛潛如安陽謁堅,堅曰:‘昔周亞夫不迎漢文帝,今將軍臨敵而棄軍,何也?’猛曰:‘亞夫前卻人主以求名,臣竊少之。且臣奉陛下威靈,擊垂亡之虜,譬如釜中之魚,何足慮也!監國沖幼,鸞駕遠臨,脫有不虞,悔之何及!陛下忘臣灞上之言邪!’”從王猛口中的一言“亞夫前卻人主以求名,臣竊少之”,足以見出他對周亞夫傲慢無禮的鄙視。可見亞夫的為人處世,即便到了外族統治的苻秦時期,也還遭人蔑視。
附原文
周亞夫
漢景帝即位三年,七國同日反,吳王至稱東帝,天下震動。周亞夫一出即平之,功亦不細矣,而訖死於非罪。景帝雖未為仁君,然亦非好殺卿大夫者,何獨至亞夫而忍為之。竊嘗原其說,亞夫之為人,班、馬雖不明言,然必悻直行行者。方其將屯細柳,秖以備胡,且近在長安數十里閒,非若出臨邊塞,與敵對壘,有呼吸不可測知之事。今天子勞軍至,不得入,及遣使持節詔之,始開壁門。又使不得驅馳,以軍禮見,自言介胄之士不拜。天子改容稱謝,然後去。是乃王旅萬騎,乗輿黄屋,顧制命於將帥,豈人臣之禮哉!則其傲睨帝尊,習與性成,故賜食不設箸,有不平之意。鞅鞅非少主臣,必已見於辭氣之閒,以是隕命,其可惜也。秦王猛伐燕圍鄴,苻堅自長安赴之,至安陽,猛潛謁堅。堅曰:“昔周亞夫不迎漢文帝,今將軍臨敵而棄軍,何也?”猛曰:“亞夫前却人主以求名,臣竊少之。”猛之識慮,視亞夫有閒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