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十絃瑟》鈔記

(2024-08-20 10:33:13)
标签:

书法

文化


      唐人李義山的《錦瑟》著實寫得尖新雋逸,令後人誦之不禁潸然,蓋其意境亦如“蘭田石暖,良玉生煙”也。若案李商隱詩所說,則瑟的絃數當為五十,然自古以來,未曾有人見過五十絃之瑟也。以故紀昀在《四庫全書提要·瑟譜》中亦曰:“然樂律一門,諸家著録,琴譜為多,瑟則東晉之初尚有《桓伊歌》,曹植詩事以後,傳者寥寥。錢起所云“二十五絃彈夜月”、李商隱所云“錦瑟無端五十絃”者,特詩人寄興之詞,不必真有其事。”宋人洪邁《容齋續筆》卷七,也收有《五十絃瑟》一文,對於瑟這種古代器樂的絃數做了翔實的考證,得出瑟自古但有二十五絃者,並無五十絃之說。

      洪公此文先引李商隱詩之“五十絃”,然後指出這不過是唐人令狐淘丞相的侍兒小名,但這一說法畢竟出自寓言,並不足以說明五十絃的源起。由是,洪公便援引古文獻來考證瑟,他首先引用了劉昭《釋名》,此劉昭殆南朝雕梓艺人,然不知其有著作《釋名》一事,若要泝源《釋名》一書,應當是東漢劉熙所譔。今查《釋名》卷七《釋樂器》,有“瑟,施絃張之瑟,瑟然也”之記載。至於洪公所云“師延所作靡靡之樂,盖空國之侯所作也”者,遍稽《四庫》無果,但於《海錄碎事》卷十六找到了這段文字。在唐人段安節所譔《樂府雜錄》中,有“箜篌乃鄭衞之音,以其亡國之聲,故號空國之侯,亦曰坎侯”之記載。在唐人吳兢所作《樂府古題要解》中,載有“漢武依琴造坎侯,言坎坎應節也,後訛為箜篌”之事。在司馬遷《史記·封禪書》中,載有“其春(前111年),既滅南越,上有嬖臣李延年以好音見。上善之,下公卿議,曰:‘民間祠尚有鼓舞樂,今郊祀而無樂,豈稱乎?’公卿曰:‘古者祠天地皆有樂,而神祇可得而禮。’或曰:‘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為二十五弦。’於是塞南越,祷祠太一、后土,始用乐舞,益召歌兒,作二十五弦及空侯、琴、瑟,自此起。”《史記集解》引應劭云:“武令樂人侯調始造此器。”班固的《漢書·郊祀志》也載有此事,曰:“益召歌兒作二十五絃及空侯、瑟,自此起。”唐人顏師古注《漢書》,並沒有採納應劭的註釋,那麽箜篌與瑟的本原瞭然可曉。儘管劉昭與吳兢的治學博洽,也經不起深究,況且“空”原本不是國名,所為“空人之侯”的說法頗為穿鑿,因不可取。以故唐人徐堅《初學記》與宋人李昉等所編《太平御覽》所錄器樂,對於此說也闕而不錄。儘管還有許多關於五十絃的傳說,諸如《事物紀原》卷二援引《世本》,謂“庖犧氏作瑟五十絃,後黄帝使素女鼓瑟,哀不自勝,破為二十五絃,具二均聲。”此等說法皆是傳聞,並無信史可徵,因而不足據也。

      洪公在釐清歷代關於瑟五十絃之說以後,便徑直援引《莊子·徐無鬼》中莊子與惠子對話所涉“二十五絃”事,足以說明瑟這種器樂自古便是二十五絃,並無五十絃之說。關於《莊子》的這段話,原文是:“莊子曰:然則儒墨楊秉四,與夫子為五,果孰是邪?或者若魯遽者邪?其弟子曰:‘我得夫子之道矣!吾能冬爨鼎而夏造冰矣!’魯遽曰:‘是直以陽召陽,以陰召陰,非吾所謂道也。吾示子乎吾道。’於是乎為之調瑟,廢一於堂,廢一於室,鼓宮宮動,鼓角角動,音律同矣!夫或改調一弦,於五音無當也,鼓之,二十五弦皆動,未始異於聲而音之君已!且若是者邪!”清人郭慶藩注曰:“無聲則無以相動,有聲則非同不應,今改此一絃而二十五絃皆動,其以急緩為調也。”這也是說,聲律偕同則動一絃便二十五絃俱應。《莊子》成書於戰國年間,比起劉昭、吳兢等人來說要早了很多,前人已經見證了的事物,後人儘管扯出許多枝蔓來,終歸還是與二十五絃之瑟毫不相干的。

     

               附原文

           五十絃瑟

    李商隱詩云:“錦瑟無端五十絃。”說者以為錦瑟者,令狐丞相侍兒小名,此篇皆寓言,而不知五十絃所起。劉昭《釋名》“箜篌”云:“師延所作靡靡之樂,盖空國之侯所作也。”段安節《樂府録》云:“箜篌乃鄭衞之音,以其亡國之聲,故號空國之侯,亦曰坎侯。”吳兢《解題》云:“漢武依琴造坎侯,言坎坎應節也。後訛為箜篌。”予按:《史記·封禪書》云:“漢公孫卿為武帝言:‘太帝使素女鼓五十絃,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為二十五絃。’於是武帝益召歌兒,作二十五絃及空侯。”應劭曰:“帝令樂人侯調始造此器。”《前漢郊祀志》備書此事,言“空侯瑟自此起”。顔師古不引劭所注,然則二樂本始,曉然可考,雖劉、吳博洽,亦不深究,且空元非國名,其說尤穿鑿也。《初學記》、《太平御覽》編載樂事,亦遺而不書。《莊子》言:“魯遽調瑟,二十五絃皆動”,盖此云。《續漢書》云:“靈帝胡服作箜篌”,亦非也。《五十絃瑟》鈔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