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詩戲語》鈔記

(2024-08-05 10:42:24)
标签:

书法

文化

《容齋隨筆》卷十一收有《唐詩戲語》一篇,謂“士人於棋酒閒好稱引戲語,以助譚笑,大抵皆唐人詩”。然睹其之所徵引唐人詩句,大率以調侃筆調表達十分嚴肅的命題,其間除了高駢所作《聽箏》,殆有隱喻朝廷誤解作者之意,似在解嘲,然具酸楚也。大抵洪邁所言“戲語”,並非如同今日所謂玩笑話,只是有別於莊語之諧言也。洪公雖是隨記唐人戲語詩句,而其為數也頗不少,姑逐一解說如下。
第一處是杜牧《送隐者》詩,全詩為“無媒徑路草蕭蕭,自古雲林遠市朝。公道世間唯白髮,貴人頭上不曾饒。”作為隱者所居,自是野草覆蓋路徑之偏遠處,且自古以來高聳入雲之林野也必然遠離市朝;在這世上最為公道的是白髮,即便是貴人它也不曾饒過。是的,歲月若白駒過隙,對於每個人都是極為公平的,它不會因貴賤貧富而生差別。由此看來,這也並非兒戲之語,仍是十分嚴肅的人生問題,至於如何打發人生,則是更為嚴肅的命題。第二處是李涉的《題鶴林寺僧舍》,全詩為:“終日昏昏醉夢間,忽聞春盡強登山。因過竹院逢僧話,又得浮生半日閒。”透過此時可見作者對社會現實存有不滿,以故終日酒醉醺醺似夢非夢之間,忽然聽聞春暮了才勉強登山;由於經過竹院遇上僧人交談,又從中獲取浮生的半日清閒。前兩句寫如何麻醉自己以打發這渾渾噩噩的世道,後兩句寫與僧人清話,又獲得浮生之中半天的清淨(超脫)日子。看來這並非兒戲話,依然是十分嚴肅地對待社會現實,也是比較嚴肅地批判現實。第三處援引了杜荀鶴的兩首詩,其一是《贈僧》詩,全詩為“利門名路兩何憑,百歲風前短焰燈。只恐為僧僧不了,為僧得了總輸僧。”大意是説在名利門路上我是兩無依憑,人生百歲在無窮宇宙面前也莫過是風前的殘燈;只是擔心出家為僧修行不能了脫,要是做和尚解脫了總歸輸給了和尚。後兩句似有一些俏皮,或可稱作戲語。其二是《聞子規》詩,全詩為“楚天空闊月成輪,蜀魄聲聲似告人。啼得血流無用處,不如緘口過殘春。”這首詩包含了杜宇的古老傳說,那是一個酸楚的故事。相傳杜宇始稱帝於蜀,號曰望帝。晚年時,洪水為患,蜀民不得安處,乃使其相鱉靈治水。鱉靈察地形,測水勢,疏導宣泄,水患遂平,蜀民安處。杜宇感其治水之功,讓帝位於鱉靈,號曰開明。而杜宇自己則隱居西山,據說他死後魂化杜鵑,每當暮春時便啼叫不休。所以詩的前兩句寫楚天空闊滿月如輪,這蜀王的魂魄聲聲啼叫似在告訴後人;然而時移世易,即便你叫到口中流血也無用處,還不如閉著嘴巴過完這殘春。這首詩似是隱含了作者某種不可言說的冤屈,以故告誡自己即便你鳴冤到口吐鮮血也無用處,不如緘口度日算了。第四處是鄭谷《淮上與友人別》詩,全詩為“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數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這是一首送別時,作者在長江邊與友人相別,當時正值楊柳吐春,漫天楊花飛舞使渡江作別的主人柔腸欲斷;此時從風中飄來幾陣笛聲熏染着沐着晚霞的長亭,此後便是您向瀟湘我朝秦中的分別了。詩中飽含了作者依依惜別的深情,看來也並非兒戲之語呀。第五處援引了羅隱的五個詩句,依次詮釋如下。第一首是羅隱的《自遣》,全詩為“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這是一酒醉狂徒之作,言得到了就大聲歌唱失去了便放下,即便多愁多恨也還是悠然度日;今天有酒今天便喝醉,明日若有憂來便讓去明日愁。一種萬事不經心的無所謂人生態度,躍然紙上,不枉為醉酒狂徒也。第二首是其《鸚鵡》詩,全詩為“莫恨雕籠翠羽殘,江南地暖隴西寒。勸君不用分明語,語得分明出轉難。”意思是你這鸚鵡不要報怨關在雕籠之中,也不用埋怨自己的翠羽被剪得殘缺了,只因江南溫煖而你的隴西嚴寒;諷勸你不要把話說得太清晰,越是說得清晰(主人便不放你)你越是難得逃出樊籠了。顯然這是一首隱喻詩,似是在告誡自己不要在主人前表現得很有才,不然越是難得翻身了。第三首是羅隱的詠柳詩(《柳》),全詩為“灞岸晴來送別頻,相偎相倚不勝春。自家飛絮猶無定,爭解垂絲絆路人。”大意是長安灞水邊天晴送別的人頗是頻繁,相別的男女依戀不捨裝點着這盛春;你須明白自家的漂泊無定尚不能妥善,哪裏值得那般去繫絆着別人(謂長安歌女無須憐惜無情公子)?第四首也是羅隱的詠柳詩(《柳》),全詩為“一簇青煙鎖玉樓,半垂闌畔半垂溝。明年更有新條在,繞亂春風卒未休。”本詩描寫垂楊將綠枝遮鎖了玉樓,一半柳條垂在闌干一半垂在渠溝;可明年還有新的柔條產生,真是惱亂春風始終沒有休止。細品詩意,似有久試不第、心中滿是怨恨之惱。第五首是詠蜂詩(《蜂》),全詩為“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佔。采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這首詩似是隱喻了勞動人民終日辛勞,而王孫公子整日悠閒,農人如此辛勞究竟是為那般,也像這蜂兒採得百花成蜜之後,又究竟在為誰辛勞。細看起來,似是有感而發,羅隱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作者心灰意冷,後又看見人民辛苦勞作在田間地頭與部分朝廷官員不勞而獲這樣相對立的情景,心緒萬千,故作此詩。
洪公的第六處所引為高駢的《聽箏》詩,當年高駢鎮守西川,他忙著修筑城墻以抵禦蠻族入侵。可這是唐王朝懷疑高駢是在修築城牆,為深溝高墻高壘之固以佔據一方,於是將他徙鎮荆南,高駢對此有感而作《聽箏》詩。全詩為“昨夜筝聲響碧空,宫商信任往來風;依稀似曲才堪聽,又被吹將别調中。”大意是昨夜的古箏聲響徹碧空,那旋律過於信任往來吹過的風;在風聲中依稀似可聽出些曲調來,卻又被那無端來風吹入別的曲調之中。毫無疑問,這分明是一首隱喻詩,影射了作者的初衷無端被人曲解的痛苦與無奈,似非兒戲之作也。
通覽洪公所引如此多的詩句,其間真正有些兒戲風味的僅有“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憂來明日愁”兩句,其餘全是比較嚴肅的命題。因而不知洪公“稱引戲語,以助譚笑”究竟何指。殆宋人的戲語與今日玩笑大相徑庭,抑或老朽理解唐人詩句有誤,姑記於此。

  附原文
唐詩戲語
士人於棋酒閒好稱引戲語,以助譚笑,大抵皆唐人詩。後生多不知所從出,漫識所記憶者於此。“公道世閒惟白髮,貴人頭上不曽饒”,杜牧《送隐者》詩也。“因過竹院逢僧話,又得浮生半日閒”,李渉詩也。“只恐為僧僧不了,為僧得了盡輸僧”,“啼得血流無用處,不如緘口過殘春”,杜荀鶴詩也。“數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鄭谷詩也。“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勸君不用分明語,語得分明出轉難”,“自家飛絮猶無定,争解垂絲絆路人”,“明年更有新條在,撓亂春風卒未休”,“采得百花成蜜後,不知辛苦為誰甜”,羅隱詩也。高駢在西川築城禦蠻,朝廷疑之,徙鎮荆南,作《聽箏》詩以見意。曰:“昨夜筝聲響碧空,宫商信任往來風;依稀似曲才堪聽,又被吹將别調中。”今人亦好引此句也。《唐詩戲語》鈔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