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萬事不可過》鈔記

(2024-07-29 09:47:07)
标签:

书法

文化

《尚書·大禹謨》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蓋天下萬事,皆不可偏執也,但有不偏不倚,允執厥中,方契大道。洪邁在《容齋五筆》卷五,收有《萬事不可過》一文,殆欲明萬事不可偏執之理也。
天下萬事恰當最佳,稍過則偏,偏則去其正理矣,這一標凖非但適應於人類的各種社會活動,同樣適應於天地造化等範疇之中。例如雨露膏澤萬物,本來是好事,但若是霖霢無窮,是處澤國,則災及天下了;又如陽氣布舒有利於發育萬物,但若是陽亢便會燥熱不堪;再如賞賜本是為了勸善,但一旦過分變成了僭越;刑罰本意是懲惡,一旦過分便成了濫刑;仁愛一旦過分,便發展為兼愛乃至傷害了父子人倫;道義一旦過分,便成了唯我獨存沒有君父;禮貌一旦過分,反而近於諂媚;守信一旦過分,乃至指證其父親;這些都是偏執不全所造成的過失,也是孔子所謂的“過猶不及”呀!
揚雄在《法言》中説:“從周公以來,沒有人如安漢公王莽這麽優秀的了,他的勤勞超過了商朝的伊尹。”這大概是揚雄諂媚王莽的話。確實,諂媚王莽,甚至為了美化王莽的篡逆,肉麻地寫作《劇秦美新》,誠爲後人之不齒,這也是揚雄一生最大的汙點。後世議論這事的人認為揚雄將王莽比作阿衡的事不能再過一絲了,一旦過了一絲毫他王莽便成了反賊。這話大概是在譏誚王莽,不過在表述萬事不可過分的旨意上應該是如此。

  附原文
萬事不可過
天下萬事不可過,豈特此也,雖造化隂陽亦然。雨澤所以膏潤四海,然過則為霖淫;陽舒所以發育萬物,然過則為燠亢;賞以勸善,過則為僭;刑以懲惡,過則為濫;仁之過,則為兼愛無父;義之過,則為為我無君;執禮之過,反鄰於謟;尚信之過,至於證父。是皆偏而不舉之弊,所謂過猶不及者。《揚子·法言》云:“周公以來,未有漢公之懿也,勤勞則過於阿衡。”蓋諂王莽也。後之議者謂阿衡之事不可過也,過則反,乃誚莽耳。其旨意固然。
_________________
霖淫:淫雨,過量的雨。晉·葛洪《抱樸子·廣譬》:“故明君賞猶春雨,而無霖淫之失;罰擬秋霜,而無詭時之嚴。”
漢張衡《西京賦》:“夫人在陽時則舒,在陰時則慘。”後因以“陽舒”指舒暢的心情或寬鬆的氣氛。
燠亢:燠熱,酷熱。
僭:僭越,即超越了本分,指地位在下者冒用地位高的名分。
濫:指超過限度,漫無準則。
兼愛:兼愛是墨子所提倡的一種倫理學說,他針對儒家“愛有等差”的說法,主張愛無差別等級,不分厚薄親疏。他的這一倫理觀,稍後遭到孟子的攻訐。《孟子·滕文公下》:“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
為我無君:楊朱提倡為我的思想,他認為:“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顯然,這是一種超脫於現實局限性的浪漫主義,它更多的是一種美好愿望,而非解決現實問題的方式。稍後孟子批判楊朱説:“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滕文公下》)
諂:指諂媚,即奉承、討好別人。
證父:指證父親。《論語·子路》:“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又《莊子·盜跖》:“直躬證父,尾生溺死,信之患也。”
過猶不及:指事情做得過頭,就像沒有達到一樣,這都是不合適的。《論語·先進》:“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揚子·法言》凡十卷十三篇,篇各有序,漢揚雄撰。或曰“是《法言》者,為擬《論語》而作。”
漢公:指王莽。安漢公是漢朝的爵位,獲得者只有王莽一人,由漢朝皇帝授予,是帝王之下、五等爵位中的最高等。懿:美好(多指德行)。
阿衡:商代的官名,指師保之官。《尚書·奭》:“成湯既受命,時則有若伊尹,格于皇天。在太甲,時則有若保衡。”《史記·殷本紀》:“伊尹名保衡。”在揚雄這裏指的是伊尹。
誚:譏誚。《萬事不可過》鈔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