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洪邁論陶淵明

(2024-07-21 09:40:11)
标签:

文化

书法


《容齋隨筆》卷八收有《陶淵明》一篇,蓋為洪邁研究陶淵明之札記,老朽對於洪邁所論大多認同,然最末一語頗不以為然也。
洪邁所論陶淵明者,蓋取自陶淵明《五柳先生傳》、《自祭文》、《歸去來兮辭》與《與子儼等疏》等篇,至於陶子其他篇什,似未涉及焉。對於陶子人品,洪邁以“高簡閒靖”概括,未嘗不是,然於陶子追求人性自由,不受羈縛等部分,似未言及也。廿五年前,老朽著《陶淵明評傳》二十萬言,對於陶集所有篇章,未嘗不細讀精研也,以故至今不忘也。其間“簞瓢屢空”、“裋褐穿結”與“環堵蕭然,風日不蔽”諸語出自《五柳先生傳》,“缾無儲粟”出自《歸去來兮辭》之自序,“絺綌冬陳”一語出於《自祭文》。《與子儼等疏》中叮囑其子必須和氣團結,不可兄弟鬩墻也,以故申明“四海之內皆兄弟”之義,並佐以“管仲、鮑叔,分財無猜”的古代佳話。可見,陶淵明非但娶妻,且有妾室焉,因而其子故有世子與庶子之分也。再觀《責子》詩中“雍、端年十三”一語,則陶雍與陶端兩人同年而非雙胞,顯係異母兄弟。
至於論及陶淵明在彭澤公田的種植一節文字,蓋出自於昭明太子《陶淵明傳》,今節錄如下。“後為鎮軍建威參軍,謂親朋曰:“聊欲弦歌,以為三徑之資,可乎?”執事者聞之,以為彭澤令。不以家累自隨,送一力給其子,書曰:‘汝旦夕之費,自給為難。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勞。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公田悉令吏種秫,曰:‘吾常得醉於酒,足矣。’妻子固請種秔,乃使二頃五十畝種秫,五十畝種粳。
”至於公田是種植膏粱,還是栽種水稻,畢竟是來年春後之事,而陶子仲秋赴任,尚來不及春種也。看來,這夫妻間對於公田種植何種穀物的分歧,也僅僅只是處在討論的言談之中,並未付諸實施也。至於“公田之利,足以為酒,故便求之”,乃出自《歸去來兮辭》小序,此篇敘述了陶子出任彭澤令及其自免去職的始末,也是陶淵明徹底與官衙決裂之作。彭澤令一職,本是仲秋出任,可是冬季便辭職自免了,在這八十多天裏,自然是談不上公田種植的。因而,所謂秫粳,未有顆粒到口既是事實,也是必然的結果。
我們從此文“悲夫”之歎中,似可見出洪邁對於陶淵明不能隱忍以獲取一年收成而感到可惜。但你要知道,如果在乎這公田一歲之收成,隱忍到來秋去職,那可不是陶淵明其人了。在陶淵明看來,“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為了人性與人格的自由,陶淵明豈會顧惜這一年收成也歟?!更何況他“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一個將人格與人性看得高於一切的士子,在利益面前是絕不會妥協的,他甚至寧可脫了鞋襪去親自種地,也不向仕宦階層妥協。只有理解了這一點,你才能讀懂陶淵明《歸園田居》中 “衣霑不足惜,但使願無違”一語。也只有瞭解到這些,你才會理解陶淵明為何拋棄彭澤令的烏紗如泣草芥。若無陶子這般胸襟與肝膽支撐,等閒之輩是斷難如此斬釘截鐵地處置的,這也非洪公這類士大夫所能理解的。這便是老朽不敢苟同洪邁的地方,也是洪公無法理解陶子如此任性去職的地方,姑記於此。

附原文
陶淵明高簡閒靖,為晉、宋第一輩人。語其饑則簞瓢屢空,缾無儲粟;其寒則裋褐穿結,絺綌冬陳;其居則環堵蕭然,風日不蔽。窮困之狀,可謂至矣。讀其《與子儼等疏》云:“恨室無萊婦,抱茲苦心。汝等雖不同生,當思四海皆兄弟之義,管仲、鮑叔,分財無猜,他人尚爾,況同父之人哉!”然則猶有庶子也。《責子》詩云:“雍、端年十三。”此兩人必異母爾。淵明在彭澤,悉令公田種秫,曰:“吾常得醉於酒足矣。”妻子固請種粳,乃使二頃五十畝種秫,五十畝種粳。其自敘亦云:“公田之利,足以為酒,故便求之。”猶望一稔而逝,然仲秋至冬,在官八十餘日,即自免去職。所謂秫粳,蓋未嘗得顆粒到口也,悲夫!洪邁論陶淵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