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樓》鈔後

标签:
书法文化 |
國人於難事不決,往往借助於乩神以決疑,而往往有靈驗事傳焉。《陶庵夢憶》卷三之《逍遙樓》,便是記載當時扶乩決疑事宜,累記了數件求神應驗的事。張岱所記逍遙樓坐落在紹興城怪山,為朱賡所建,樓閣兀然高峙,接皁陵山,建筑規格頗為古樸。逍遙樓旁栽種了一株滇茶樹,是當地舉人陳鶴親手栽種的。這株茶樹長得蒼翠,越老越蓊鬱,朱賡的孫子們擔心茶花過多壓垮植株,每年都要摘掉不少茶花蕾。朱賡本人,是由錢塘張九成投胎而來,張九成降乩籤給朱賡,約他在逍遙樓見面。這天,朱賡來到逍遙樓,站在那裏良久,忽有一老人來到,與朱賡暢談良久,朱賡也一點也不感到意外。老人告知朱賡,在柯亭的綠竹庵樑上,有殘經一卷,你可去鈔完此經。不一會,老人辭別離去,這時朱賡恍然大悟,原來這老人便是張九成。翌日,朱賡跑到綠竹庵,在樑上找到《維摩經》一部,繕寫很精美,但後面兩卷並未鈔完,殆出自張九成手筆。朱賡取下此經,接著鈔完剩下的兩卷,一看字跡,宛如出自一人之手。
張岱的父親曾告訴張岱,乩仙就供奉在自家的夀芝樓,乩仙所用的懸筆就掛在壁上,一旦有事那筆便自然晃動,取下來讓它書寫,往往很靈驗。凡是求子、得病求藥,或者請乩仙賜予仙丹,乩神告知到某處取,立馬應驗。張岱父親求子,乩仙告知到某簏臨川筆中取,其父在筆管中取出金丹一粒,交與陶夫人服用,立馬懷上張岱了。朱賡有好幾個小妾,可是其大夫人陳氏很凶悍,朱賡為此事很是發愁。於是,朱賡向乩仙禱告,請求賜予化妒丹。乩神下的乩籤曰:“難呀!難呀!丹就在你的枕頭裏。”朱賡拿了丹交給陳夫人服用,陳氏服丹後告訴別人説:我老頭有仙丹不給小老婆吃,只給我吃,他還親昵我呢。從此,朱賡與大老婆陳氏和好如初。
而今世易時移,扶乩拜神之事早已被人們拋棄,我們今天讀這些文字,也恍如隔世焉。還記得老夫兒時,鄉間常有扶乩活動,特別是在元宵之夜,鄉民往往相聚扶乩。其具體方法是用一瓜瓢,瓢把上綁一根筷子,然後再準備一茶盤,上面平鋪一層米粒。然而用未婚童子男女各一,一人出一手,共抬著瓜瓢的兩側,大家唸動咒子,等到童男童女感覺瓜瓢增重時,便可問事了。每問一事,瓢把上綁著的筷子便在茶盤的米粒上寫字,其字跡雖不很清晰,然可辨識為某字,而所問之事的答案往往靈驗。老夫還記得當初民間元宵扶乩,不僅是求神決疑,同時也是元宵節民間的一種民俗活動。而今這些活動早已不存,自然也就沒有乩神,更沒人相信這些迷信的事兒了。
【陶庵夢憶 · 卷三 · 逍遙樓】
滇茶故不易得,亦未有老其材八十餘年者。朱文懿公逍遙樓滇茶,為陳海樵先生手植,扶疏蓊翳,老而愈茂。諸文孫恐其力不勝葩,歲刪其萼盈斛,然所遺落枝頭,猶自燔山熠谷焉。文懿公,張無垢後身。無垢降乩與文懿,談宿世因甚悉,約公某日面晤於逍遙樓。公佇立久之,有老人至,劇談良久,公殊不為意。但與公言:“柯亭綠竹庵梁上,有殘經一卷,可了之。”尋別去,公始悟老人為無垢。次日,走綠竹庵,簡梁上,有《維摩經》一部,繕寫精良,後二卷未竟,蓋無垢筆也。公取而續書之,如出一手。
先君言,乩僊供余家壽芝樓,懸筆掛壁間,有事輒自動,扶下書之,有奇驗。娠祈子,病祈藥,賜丹,詔取某處,立應。先君祈嗣,詔取丹於某簏臨川筆內,簏失鑰閉久,先君簡視之,橫自出觚管中,有金丹一粒,先宜人吞之,即娠余。朱文懿公有姬媵,陳夫人獅子吼,公苦之。禱於僊,求化妒丹。乩書曰:“難,難!丹在公枕內。”取以進夫人,夫人服之,語人曰:“老頭子有僊丹,不餉諸婢,而余是餉,尚昵余。”與公相好如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