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田賦》鈔記
标签:
书法文化 |
東漢時期,宦官把持朝政,政治黑暗。安帝時,張衡歷任郎中、太史令、河間相、尚書等職,雖有政治抱負卻不能施展;而反對宦官專權,又隨時有可能給自己帶來災難。《後漢書》其本傳說:“(衡)後遷侍中,帝引在帷幄,諷議左右。嘗向天下所疾惡者,宦官懼其毀己,皆共目之,衡乃詭對而出。閹豎恐終為其患,遂共讒之。”這就是《歸田賦》創作的政治環境,也是作者產生誖逆思想卻又流於消極的政治根源。
歸田賦原文
遊都邑以永久(1),無明略以佐時(2);徒臨川以羨魚(3),俟河清乎未期(4)。感蔡子之慷慨(5),從唐生以決疑(6)。諒天道之微昧(7),追漁父以同嬉(8);超埃塵以遐逝(9),與世事乎長辭(10)。
於是仲春令月(11),時和氣清。原隰鬱茂(12),百草滋榮。王雎鼓翼(13),鶬鶊哀鳴(14);交頸頡頏(15),關關嚶嚶。於焉逍遙(16),聊以娛情。
爾乃龍吟方澤,虎嘯山丘(17)。仰飛纖繳(18),俯釣長流;觸矢而斃,貪餌吞鉤;落雲間之逸禽(19),懸淵沈之魦鰡(20)。
於時曜靈俄景(21),係以望舒(22)。極般游之至樂(23),雖日夕而忘劬(24)。感老氏之遺誡(25),將回駕乎蓬廬。彈五弦之妙指(26),詠周孔之圖書(27);揮翰墨以奮藻(28),陳三皇之軌模(29)。苟縱心於物外,安知榮辱之所如(3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都邑:指東漢京都洛陽。永:長。久:滯。言久滯留於京都。
(2)明略:明智的謀略。此句意思說自己無明略以匡佐君主。
(3)徒臨川以羨魚:《淮南子·說林訓》曰:「臨川流而羨魚,不如歸家織網。」用詞典表明自己空有佐時的願望。徒,空,徒然。羨,願。
(4)俟:等待。河清:黃河水清,古人認為這是政治清明的標幟。此句意思為等待政治清明未可預期。
(5)蔡子:指戰國時燕人蔡澤。《史記》卷七九有傳。慷慨:壯士不得志於心。
(6)唐生:即唐舉,戰國時梁人。決疑:請人看相以絕對前途命運的疑惑。蔡澤游學諸侯,未發跡時,曾請唐舉看相,後入秦,代範睢為秦相。
(7)諒:確實。微昧:幽隱。
(8)漁父:宋洪興祖《楚辭補註》引王逸《漁父章句序》:「漁父避世隱身,釣魚江濱,欣然而樂。」嬉:樂。此句表明自己將於漁父通於川澤。
(9)超埃塵:即游於塵埃之外。塵埃,比喻紛濁的事務。遐逝:遠去。
(10)長辭:永別。由於政治昏亂,世路艱難,自己與時代不合,產生了歸田隱居的念頭。
(11)仲春令月:春季的第二個月,即農曆二月。令月:美好的月份。
(12)原:寬闊平坦之地。隰(xí):低濕之地。鬱茂:草木繁盛。
(13)王雎:鳥名。即雎鳩。
(14)鶬鶊(cng
gng):鳥名。即黃鸝。
(15)頡頏(xié
háng):鳥飛上下貌。
(16)於焉:於是乎。逍遙:安閑自得。
(17)而乃:於是。方澤:大澤。這兩句言自己從容吟嘯於山澤間,類乎龍虎。
(18)纖繳(zhuó):指箭。纖,細。繳,射鳥時係在箭上的絲繩。
(19)逸禽:雲間高飛的鳥。
(20)魦鰡(sh
liú):一種小魚,常伏在水底沙上。
(21)曜靈:日。俄:斜。景:同「影」。
(22)系:繼。望舒:神話傳說中為月亮駕車的僊人。這裏代指月亮。
(23)般(pán)游:遊樂。般,樂。
(24)雖:雖然。劬(qú):勞苦。
(25)感老氏之遺誡:指《老子》十二章:「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
(26)五弦:五弦琴。指:通「旨」。
(27)周孔之圖書:周公、孔子著述的典籍。此句寫其讀書自娛。
(28)翰:毛筆。藻:辭藻。此句寫其揮翰遺情。
(29)陳:陳述。軌模:法則。
前一篇:《史記·項羽本紀贊》鈔記
后一篇:《送陳秀才彤序》鈔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