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與陳伯之書》鈔記

(2023-11-20 14:01:23)
标签:

书法

文化

陳伯之原本濟陰睢陵(今江蘇省睢寧縣)人,他遂出身寒微,然頗有膂力,爲蕭齊王朝的名將。由於討伐安陸王蕭子敬有功,被拜驃騎司馬,封魚復縣伯,且多次攻打北魏。永元三年(501年),蕭衍率軍攻打郢州(今湖北武昌),東昏侯蕭寶卷任命陳伯之為豫州刺史,佔據尋陽(今江西九江)來抵御義軍。蕭衍攻下郢州,找到陳伯之的幢主(南北朝時禁軍主將的稱呼)蘇隆之,派他勸說陳伯之投降,一旦投降,授安東將軍、江州刺史。陳伯之雖接受了這一條件,但心懷猶豫,首鼠兩端。蕭衍趁其猶豫,率大軍抵達尋陽城下,逼他投降。陳伯之不得已而歸附蕭衍,冊封鎮南將軍,隨從攻打建康(今江蘇南京)。大軍圍困建康城,每當有投降的人從城中出來,陳伯之就召喚來小聲地探問城中的情況。蕭衍怕他再有反復,就召他來秘密地說:“聽說城中將吏對你投順一事非常惱火,想派刺客來殺你,你應當慎重考慮,務加小心。”陳伯之不相信,正逢東昏侯的將領鄭伯倫投降,蕭衍再派他從陳伯之那裏經過,對他說:“城中人對你很惱火,想寫信引誘你去投降。你一投降,就要剁下你的手腳;你如果不投降,也要派刺客刺殺你。你要作好防備。”陳伯之害怕,不敢再有倒戈的念頭。由於作戰有功,建康平定後,進號征南將軍,仍回江州(今江西九江)鎮守。
陳伯之不識多字,公文書信衹能看懂大概意思,大事的裁奪往往取決於身邊的心腹。他身邊有鄧繕、戴永忠、褚緭、朱龍符等重要心腹。朱龍符是陳伯之同鄉,任長流參軍,仗著陳伯之不明下情,恣意胡行。蕭衍得知後,親筆寫信由陳伯之兒子陳虎牙送來,陳述朱龍符罪狀。陳伯之認為朱龍符是驍勇健兒,對他不作處罰。鄧繕曾救過陳伯之,任江州別駕,蕭衍派人代替鄧繕江州別駕職位,陳伯之認為鄧繕有功績不動他的官職,將所派來的人擔任治中。陳伯之身邊的心腹對蕭衍都懷有敵對情緒。鄧繕勸說陳伯之叛梁,認為現在國庫空虛、東方饑荒,是千載難逢的時機。褚緭、戴永忠等也極力附和。於是,陳伯之召集將吏說:“我接到齊建安王蕭寶寅的指令,蕭寶寅率江北十萬大軍已進駐六合(今江蘇南京六合區),命令我們運糧連下,我受齊明帝厚恩,要以死相報!”並把褚絹假造的蕭寶夤的書信拿給大家看,眾將果然相信,歃血為盟,同心反梁。
梁武帝命王茂攻討陳伯之,陳伯之率眾攻豫章(今江西南昌),留下同鄉唐蓋人守江州。王茂率軍追到豫章,豫章太守鄭伯倫堅守,陳伯之攻城不克,王茂前軍已趕到,陳伯之表裏受敵,大敗逃走,與陳虎牙、褚緭等都逃入北魏。魏封他為平南將軍、光祿大夫,曲江縣公。正始元年(504年)春正月庚戌,江州刺史曲江公陳伯之破蕭衍將趙祖悅於東關;正始三年,平南將軍陳伯之大破南梁徐州刺史昌義之於梁城。
梁天監四年(公元505年),梁武帝派臨川王蕭宏率軍北伐,兩軍對峙,蕭宏命諮議參軍、記室丘遲寫信招降陳伯之,這就是有名的《與陳伯之書》。書中曉之以利害,告之以危局有“將軍魚游於沸鼎之中,燕巢於飛幕之上”的名句;動之以鄉情,有“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之佳句;而後喻之以大義。感於此書,陳伯之迫於形勢,終於帶八千兵在壽陽(今安徽省壽縣)歸降,其兒子陳虎牙被魏人所殺。梁武帝封陳伯之為驍騎將軍、太中大夫,永新縣侯,食邑千戶。
像陳伯之這樣反反復復於南北朝之間的將領,其私德自是無可旌表者,至於他最終投誠蕭衍,乃是審時度勢所為。丘遲的勸降書自然是寫得不錯,然陳伯之若無心歸降,再好的文字也是枉然,更何況陳伯之本是一個文墨不通者。陳伯之之所以能歸降,主要是蕭衍並沒有像漢武帝對待李陵那樣族滅之,而是保留陳伯之的故居,沒有殺其親眷。以故陳伯之以“松柏不剪,親戚安居,高臺未傾,愛妾尚在”之故,方對“雜花生樹,群鶯亂飛”的故園景色傾慕。此時,丘遲的勸降書正好成為了陳伯之下來的梯子,以故他就勢歸降,安享故園天倫之樂。若是陳伯之故園被毀,親眷被殺,即便勸降書寫得再好,他也斷然不會投降。由此可見,丘遲的勸降書雖然寫得好,也只是陳伯之投降的催化劑,或曰其投誠下來的梯子。《與陳伯之書》鈔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