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諱辨》鈔記

标签:
书法 |
韓愈《諱辨》鈔記
韓昌黎作《諱辨(一作辯)》一文,只為李賀舉進士録而不取一事,實乃發憤所作焉。李賀本具奇才,進士科舉也名在前茅,然與之爭功名者竟然以其父名晉肅,而主張李賀宜避諱(因“晉”、“進”二字諧音),不能取進士。對此,昌黎先是引國家法典爲據,證明李賀舉進士並不犯諱。繼而考證歷史,舉三代以來聖賢避諱故事以作證李賀舉進士並不犯諱。篇終大發感慨,指出“今世之士不務行曾參、周公、孔子之行,而諱親之名則務勝于曾參、周公、孔子,亦見其惑也!”通篇首尾搖曳,渾然無際,誠駁斥之佳搆也。
通讀全文,老夫自是感慨唏噓。古人之不正當競爭,居然連已在錄用之例者尚可藉犯諱而擠掉,從而使名次後於李賀者得舉,其外表爲避諱而實質乃醜陋靈魂作怪。今者無避諱之律令,然於科舉擠掉優秀者的手段更為卑劣,居然可以冒名頂替而讓考取者失學。誠然,若是高居官位之家庭,自是無需冒名,只要一個電話或給秘書一個暗示便能搞定。甚而至於本人根本無庸到學堂去,也能弄個碩士、博士的頭銜。諸如此類的現象委實屢見不鮮,無疑皆是當年犯諱文化的再度翻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