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个月开始统计的创业板定增(http://blog.sina.com.cn/s/blog_b48e58890102uz08.html)到现在已经1个月,这一个月又有14家出台定增预案,如下

同时豫金刚石在8月25日修改了方案,改为针对大股东一人定向发行募资4.08亿。
这14家中莱美药业的方案出现了募集资金区间,也就是说它募集的资金不少于11.5亿,且不大于16.5亿,而其它公司一般都是不大于多少亿这样的言辞。
从证监会审批的情况看,又一家方案被否,旋极信息(300324.SZ)在9月5日被否。这样看,在6月份也就是第一批快速小额的三家定增,只有一家三聚环保通过,其他两家均被否,可见成功率还是挺低的。
在创业板再融资方案出台后,一共43家公布定增预案,除了一家被荃银高科直接被股东大会否决,还有3家证监会已审批完毕,其它共39家。
这39家中至今证监会受理的一共有12家。福瑞特装在6月60日出预案,在7月22日受理,这是最早的一家。红日药业在8月19日出预案,在9月13日受理,这是最近的一家证监会受理的。这样看,如果公司材料没什么问题,基本上在1个月证监会就可以受理。其他如光线传媒,乐视网等也是这个速度。
但还有迟迟不能受理的,如亿纬锂能在6月23日出预案,到现在都没有受理,互通平台上公司表示:“目前尚有相关证明还在政府相关部门审核过程中,拿到后即可上报中国证监会。”算算时间,3个月了。
还有如特锐德,7月23日出预案,现在也没有受理。互通平台上从8月初就没有在回复任何问题,有投资者表示,“估计是证监会不核准定向增发,公司就不回答问题
”。看来,互通平台的建立,还是明显拓宽了投资者关注上市公司的渠道,也可以让投资者发泄发泄下情绪,更可以让冷静的旁观者感受具体品种的热度。
从以上看,证监会对创业板的定增审核还是比较严格的,至今受理的比例仅为12/39=30.7%。
至今仍没有一家非小额快速的定增方案获批,所以本文所期待的看到的发行期首日的定价及发行时机的选择估计最少还需要半年才能看出眉目。
从统计来看,43家定增预案中小额快速的有9家,比例为20.9%。
选择36个月解禁的公司有18家,比例为41.8%,这样来看,多数还是选择12月解禁,也就是说主要还是针对一些机构投资者或定增理财计划。
最后,从这一个月的定增预案的时点看,在9月6日之前,定增预案很集中,但在之后,2个星期内只有一家,就是苏交科。这样看,选择定增的创业板公司逐步在趋向理性。
整体来看,因今年限制新股发行,不管是主板还是创业板的再融资热情达到历史最高。这中间,定增是一种选择。还有很多的是选择了发行股票购买资产再配套定增的方案,也即资产重组。这种方案促使非常多的公司有做大市值的要求。因为市值越大,相对股票发行时稀释股权越少。这样,不管是控股方,还是被并购方,大家都乐得其所。
所以在去年创业板大涨时,主板非常多的个股并没有表现,包括很多小市值的垃圾个股。但到今年,这些个股呈现鸡犬升天的局面。现在20亿市值的小股票停牌的比比皆是,皆因这样的政策所致。
这种热度正常来看,维持到年底应是问题不大,并在这个过程中等待注册制的到来。不过从历来的渐进式改革来看,即使是注册制,也不太可能出现只要符合规定就可以上市的局面,一定还是找借口限制。
就如喊了半年多的一户通,临到门实施的时候又加了个50万变相的沪港通开户限制。所以上市公司这个金字招牌总要值些钱的。
所以在A股投资,要学会熬性子,很多事情都急不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