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写博客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想通过记录一下A股中板块的兴衰来跟踪指数涨跌的变化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汽车板块的兴起已逐步愈发明显,尤其近期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高度鼓励,更加大了我对该行业的关注。
下图是汽车板块在沪深300成分的权重变化

下表是主力板块的权重变化统计表

从这两张图可以看出,在不到3年的时间中,煤炭有色的权重出现了快速的下滑。煤炭从最高7.93,到最低3.54。有色从最高7.39,到最低3.95。食品饮料也从白酒的景气高峰最高在7.46(贵州茅台在12年9月份前后股价在历史最高),到最低5.17.
这个过程中,医药权重持续上升,在沪深300的成分股也从最低21家,到现在30家。
同时,汽车板块的权重稳步攀升,这个过程中,成分股家数并未出现明显变化,甚至在13年初为14家,现在还变为13家。这说明,汽车不像医药,医药是因老龄化带来的整个行业的机会,所以呈现个股家数上升,同期市值上升的局面。
但汽车是上市相关企业本身的发展壮大带来的整体市场份额的变化,这个背后是反应了中国汽车行业本身实力的增强。

(上图是A股沪深300的13只汽车成分股。)
下面看一下其中大市值的汽车股的走势。
市值最大就是上汽集团了。上汽没有H股,现在在A股的总市值达到2000亿。沪深两市市值总排名第10名,仅在中国平安之下。

(上汽集团2012年以来的周线走势)
现在上汽集团股价已创12年以来的新高,其低市盈率,高分红率,加之上海国资改革,沪港通受益股(没有H股),且8月份上海通用连续发布三款重量级车型,有望进入新一轮的产品周期,市场主流声音认为其是价值投资的良好标的。
比亚迪,A+H股,A股市值810亿,沪深市值排名32名,和伊利股份一个水准。比亚迪是千亿市值上下公司里唯一一个市盈率百倍的个股。这是和国家强力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分不开的。

(比亚迪2012年以来的周线走势)
中国和全世界同时站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起点,制造业升级是国策的必然选择,拿什么来弯道超车?
作为新能源的重要分支,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发展将尤为重要。比亚迪A+H股市值已超1200亿,江湖地位已确定,后期要看其能不能承载中国的产业升级梦想,这也是中国和世界几大汽车制造大国正面竞争最激烈的竞技场,但好在比亚迪是主场。
长城汽车,A股市值640亿,排名46位,和广发证券一个水准。A+H股市值近千亿。

(长城汽车2012年以来的周线走势)
长城汽车是国内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民营汽车公司。其后的发展证明了在中国这么庞大的市场下,一旦定位准确,走对了路,即使切分了一块蛋糕,也能创造巨大的财富。从皮卡到SUV,只需2步,就完成了多少企业家梦想的千亿市值。现在长城汽车已走出国门,中国的制造业传统价低质优再一次在SUV上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其后的路就是做强品牌,向高端渗透,这一步可能更需要时间和耐力。
宇通客车,市值230亿,和上海家化一个水准,家化现在市值243亿。

客车的发展要低于乘用车,对应其规模也要小于乘用车,所以作为客车第一的宇通客车,市值要远远小于上面几个车企。
从现在宇通的几个基本面看,还是有隐忧的。高铁的发展限制了长途客车的发展,长期来看不会改变。校车的增长是借政策性的利好,现销量已明显下滑。
客车的短途化是优势,这种短途化的客车国家在大力推动新能源客车的替代发展。但从布局来看,宇通这一块并没有先发优势。混动不是发展方向,宇通在混动的布局要转型。从最近新出的E7,续航200公里,在380V电压下,快充1小时即可充满,慢充3小时充满;在220V民用电压下,8—10小时便可充满。这些指标并不占优。
客车行业也存在有可能的弯道超车,不过不知道在这个过程中,宇通还能不能继续保持领先优势。
-----------------------------------------------------------------------------------------------------------------
以上是对汽车行业的大致评述,汽车行业在沪深300的地位已超过有色和煤炭,而发展汽车行业长期来看,肯定要比发展房地产更符合国家战略方向。
后期在我的长期对沪深300指数的结构分析和跟踪中,汽车板块将成为重要的一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