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顾城《弧线》赏析[R]

(2017-05-14 09:32:16)
标签:

当代诗歌

朦胧诗

弧线

分类: 中国当代文学

     《弧线》是当代朦胧诗派的重要代表顾城的一首现代诗。《弧线》反映出了新时期开始时,部分青年对生活的深沉的思索和痛切的醒悟。不管是自然之物还是社会之人的 “弧线”,其形成的原因一是由于外界力量的作用,一是由于本身价值取向的作用。其诗中的四条“弧线”几乎是社会和自然的某种意义上的抽象和概括。

顾城《弧线》赏析[R]

      一、诗歌原文

弧线

 

  

  鸟儿在疾风中

  迅速转向

 

  少年去捡拾

  一枚分币

 

  葡藤因幻想

  而延伸的触丝

 

  海浪因退缩

  而耸起的背脊

  

(选自《诗刊》1980年第10期)

   【诗歌赏析】

   诗人不仅要具备超过常人的感受力,还要有胜过常人的概括力,有时甚至还要把别人看来是互不关联的事物连接在一起,完成一种境界的创造。这恰如夏夫兹博里所指出:真正的诗人事实上是一位第二造物主,一位在天帝之下的普罗米修斯。就象天帝那位至上的艺术家或造形的普遍的自然一样,他造成一个整体,本身融为一致而且比例合度,其中各组成部分都处在适当的从属地位”(《给一位作家的忠告》)。就此而论,青年诗人顾城也该是“一位第二造物主”,而其《弧线》就是他造成的“一个整体”——一个颇有争议的整体。

   从字面上看,《弧线》是最简单不过了,连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也不会有文字关;从描绘的对象看,也只不过是生活中常见的四种现象——用形象的语言来表述,就是四种近似几何中弧线的生活现象。正因为如此浅显而且简单,所以,这种文字是否成为诗也就是争论的一个焦点。其次,如果是诗,那它表明或暗示什么呢?这也是争议的一个热点。事实迫使作者出来解释:《弧线》外表是动物、植物、人类社会、物质世界的四个剪接画面,用一个共同的‘弧线’相连,似乎在说:一切在运动,一切进取和退避,都是采用‘弧线’的形式。在潜在内容上,《弧线》却有一种叠加在一起的赞美和嘲讽:对其中展现的自然美是赞叹的,对其中隐含的社会现象是嘲讽的”(《关于<小诗六首>的通信》)。

   弧线的美,在于形式,它是一种几何形态的美、动态的美。诗中的这些弧线,有空中的,有地上的;有人的,也有物的。四条“弧线”几乎是社会和自然的某种意义上的抽象和概括。它的小特写的工笔的精细和大写意的开阔与辽远,也能牵动读者的想象,进入或幽静或喧嚣的境界,从而获得审美的享受。但是,美的形式中却往往掩盖着种种生活的丑陋,每条弧线的背后都潜伏着一个陷阱。不管是自然之物还是社会之人的 “弧线”,其形成的原因一是由于外界力量的作用,一是由于本身价值取向的作用。鸟儿在疾风中迅速转向”和“海浪因退缩而耸起背脊”属于前者;“少年去捡一枚分币”和“葡萄因幻想而延伸触丝”属于后者。两者相互作用,或挟迫或诱惑,或主动地接受或无奈地屈从。由这几条简单的弧线,读者不难想到生活中纷乱杂陈,弯弯曲曲的人生的转迹。诗人用象征的手法深寓生活的感触,透露出人生的苦涩。这种美丑统一于一体,赞美和嘲讽相叠加的诗作似乎不多见,也许是顾城的首创。诗人写下这首诗时,一个特殊的年代——形式的虔诚和内容的荒唐——刚刚结束,明乎此,诗人对现实用艺术所表现出来的省察意识就具有了不可忽视的价值。诗人在《一代人》中写道:“黑夜给了我黑眼睛 /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弧线》就反映出了新时期开始时,部分青年对生活的深沉的思索和痛切的醒悟。

   顾城有两道明亮的童话式的目光和一个深邃的寓言式的大脑。他的诗作充分体现了他的气质特点。他把生活的感触借助深层意象含蓄地表达出来。诗“象”闪烁着清晨露珠晶莹的光芒,诗“意”缭绕着深山暮鼓浑朴苍凉的余韵。他把意深藏在象的背后,因而形成沉蕴清丽的风格。

   意象单纯是小诗的又一特点。诗由四个单纯的视觉意象组成,诗人用并列的结构把它们组合起来,构成一个视觉的和弦。它们的结合,暗示一个意义丰富深刻的崭新面貌的意象。它是读者“思而得之”的创造的产物,因而含有无穷余味。虽然任何象征意象的含义都不可能是单一的,但从由每个意象组成的复合意象的整体出发,每个意象的指向性也就明显了。如此,小诗潜在的内容便可呼之而出了。

   诗无达 [gǔ] 用当代的话解释古代的语言叫“诂”)。我认为,作为一种独特的发现和概括,《弧线》作为诗还是当之无愧的,还可以说是一首好诗。诗之所以为诗,并不取决于语言的深奥,表现对象的怪解,而在于有否诗美。在画家眼里,弧线是最美的,顾城发觉了这点,这与他长期学画亦不无关系;而作为一个诗人,他又比一般人,也包括画家,更加敏锐,因此,他,也就容易更自觉地把自然的弧线动作叠加在一起,从而完成了“一个整体”的建造,给人以自然的愉悦。《弧线》的独创和审美价值也就在于此。对于弧线的象征或暗示对象,读者可以进行联想,但对隐含的社会现象是嘲讽之说,我并不以为然。实质上无论就人就事而言,都有一个由初生发展到极盛,转而衰落、死亡的过程,如用数学上的曲线表示,就是一种弧线,谈不上是什么嘲讽,当然也并不具备弧线的美。

 

  【作者简介】 

     顾城(1956—1993),男,原籍上海,1956年9月24日生于北京一个诗人之家,中国朦胧诗派的重要代表,被称为当代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顾城在新诗、旧体诗和寓言故事诗上都有很高的造诣,其《一代人》中的一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成为中国新诗的经典名句。

     顾城17岁开始写作生涯,给各个报社杂志投稿。1987年开始游历欧洲做文化交流,1988年便隐居新西兰激流岛,过自给自足的生活,1993年10月8日在其新西兰寓所因婚变,用斧头砍伤妻子谢烨后自缢于一棵大树之下,谢烨随后不治身亡。

 

编辑整理:姜一柔

资料来源:摘编自应届毕业生网、百度百科

诗歌来源:《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第二版)》(朱栋霖主编·第四卷)

图片来源:PPT123模板网

 

 

(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