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龚自珍《己亥杂诗(五首)》解读

(2017-03-14 19:23:47)
标签:

龚自珍

近代诗歌

图片

分类: 中国近现代文学


其一

   【解题】

   己亥,清代道光十九年(1839.这年龚自珍辞官南归,后又北上迎取眷属,于南北往返途中,写成了短诗三百五十首,题为《己亥杂诗》。内容或直抒胸臆,或回忆往事,或者叙述见闻,或者友朋赠答,等等。读了这一组诗,作者的生平、思想约略可见。这里选录取五首。本篇原列第八十三,写夜闻纤夫劳动呼声后内心的感受。作者诗末自注云:“五月十二日抵淮浦作。”淮浦,今江苏省清江市,旧称清江浦,自古为扬、徐、海间的重镇。

      只筹一缆十夫多[1],细算千艘渡此河。我亦曾穈太仓粟[2],夜闻邪许泪滂沱[3]


   【注释】

   [1] 筹,记数或计算用的小竹牌子。此处用作动词,计算的意思。揽,系船的绳索,此处指纤绳。夫,运粮船的纤夫。

   [2]糜,糜废,耗费。太仓,京都積 ([jī]聚集)谷的仓库。这句是说,自己也曾经在京中做官,耗费、享用过朝廷的俸米。

   [3][yé ]、许[hǔ],象声词。指纤夫口中唱的号子。《淮南子·道应训》:“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动力之歌也。”滂沱,大雨貌,这里形容眼泪流的很多。

 龚自珍《己亥杂诗(五首)》解读

其二

   【解题】

   本篇原列第一百二十五。诗末自注云:“过镇江,见赛玉皇及风神、雷神者,祷词万数,道士乞撰青词。”祷词,祈求神袛([dī]意思是短衣汗衫),这里指求神的人。青词,道士齐[ qí]蘸用的一种文体,以朱笔写于青藤纸上,亦称“绿章”。这首诗借用“万马齐喑”比喻清王朝政治腐朽,扼杀人才,到处死气沉沉的情况,反映了作者要求改变现状的思想。

    九州生气恃风雷[1],万马齐喑究可叹[2]我劝天公重抖擞[3],不拘一格降人才[4]

   【注释】

   [1]九州,相传古代中国被分为九州,后来亦泛指全中国。这句是说,要使得全中国能够生气勃勃,就得倚恃一场急风惊雷来震撼一下。

   [2][ yīn]。万马齐喑,语出苏轼《三马图赞引》:“时(宋元佑初)西域贡马,首高八尺,龙颅而凤膺(意为.胸),虎脊而豹章,出东华门,入天驷监,振鬣 [liè]长鸣,万马齐喑。父老纵观,以为未始见也。”此处是借喻清王朝统治下一种令人窒息的沉闷局面。究,毕竟。

   [3]抖擞,振作精神。

   [4]不拘一格,不拘守一定的规格,意即不必依照旧规格。

        【译文】

         九州内生机勃勃要有风雷激荡,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实在可哀。我劝告天公要重新把精神振作,打破一切清规戒律去选用人才。


          【赏析】       

          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

          第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现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

          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材,而朝庭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磅礴。

          诗的前两句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诗人对当时中国形势的看法。“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残酷的反动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到处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比喻尖锐猛烈的改革。从大处着眼、整体着眼、大气磅礴、雄浑深邃的艺术境界。

          诗的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传诵的名句。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它独辟奇境,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呼唤未来

龚自珍《己亥杂诗(五首)》解读

其三

   【解题】

   本篇原列第一百二十九。作者借陶潜《停云浩歌》之意,抒发自己感时伤世之情。

    陶潜诗喜说荆轲[1],想见《停云》发浩歌[2]。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侠骨恐无多!

   【注释】

   [1]陶潜,即陶渊明,有《咏荆轲》诗。荆轲,战国末年人,曾为燕太子丹谋刺秦王政,未成被杀。陶潜在诗中表示了对荆轲的景慕与同情。

   [2]《停云》,陶潜诗题名,共四章,是咏思亲友而不得见的。章首曰:“蔼蔼停云,濛濛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静寄东轩,春醪 ([láo]浊酒)独抚。良朋悠邈,搔首延伫[zhù]。”首四句即风雨如晦之意。停云发浩歌,谓自居乱世而思古之豪士。

龚自珍《己亥杂诗(五首)》解读

其四

   【解题】

   本篇原列第一百三十,赞颂陶潜的为人和陶潜的风格。

    陶潜酷似卧龙豪[1],万古浔阳松菊高[2]。莫信诗人竟平澹[dàn],二分梁甫一分骚[3]

   【注释】

   [1]卧龙,指诸葛亮。词句自注云:“语意本辛弃疾。”按辛弃疾词《贺新涼(同“凉”)》“把酒长亭说”云:“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

   [2]万古句:陶潜喜咏松菊,诗中屡见,此处以比喻陶潜孤高的性格。浔阳,即今江西九江市,陶渊明为浔阳柴桑人。

   [3]粱甫,即《粱甫吟》,古乐曲名。《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亮躬耕陇亩,好为《粱甫吟》,”骚,指屈原的《离骚》。这两句是说,陶潜的诗并非平淡,而是具有《粱甫吟》与《离骚》一般的豪情气概和愤郁不平之情。


龚自珍《己亥杂诗(五首)》解读

其五

   【解题】

   本篇原列第二百九十八。作者南归途中,停滞于东平旅邸,晚灯下偶有所触,感慨自己虚抱经世之学,徒存健儿身手,远大志向,到头来完全不能实现,如今只落得辞官南下,雪阻山东。

      九边灯熟等雕虫[1],远志真看小草同[2]。枉说健儿身手在,青灯夜雪阻山东[3]

   [1]九边,明代分北方的边防为九区,命大将统兵镇守,号九边,即辽东、蓟州、宣府、大同、山西、延绥、宁夏、固原、甘肃等九镇。此处是指边防和御敌的学问。雕虫,《法言》:“或问:‘吾子少而好赋?曰:‘然,童子雕虫篆刻。俄而曰:壮夫不为也。’”雕虫,末技,以比词章之事。《北史·李浑传》:“尝谓魏收曰:‘雕虫小技,我不如卿;卿不如我。’”

   [2]远志,植物名,根可供药用。一名小草。《世说新语》:“谢公始有东山之志,后敢命屡臻,势不获已,始就桓公司马。于时人就饷桓公药草,中有远志。公取以问谢:‘此药又名小草,何一物而有二称?’谢未即答。时郝隆在坐,应声答曰:‘此甚易解,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此处说自己的远大抱负不能见诸实施,徒其为小草而已。

   [3]青灯,指灯光。因旧时多用油灯,火光轻盈。



   作者简介

   龚自珍(1792822日-1841926日),字璱()人,号定庵(ān)。汉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50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编辑整理:姜一柔

文章取自:《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下编·第二册)》等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