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魏源《 寰海十章(三首)》解读

(2017-03-15 14:52:59)
标签:

魏源

近代诗歌

图片

分类: 中国近现代文学


 

    《寰海十章》是魏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创作于清朝。

 

其一

【解题】

   这一组诗作者自注作于“道光二十年”(1840),但从这组诗的内容来看,大部分当作于道光二十一年。这一年,作者在两江总督裕谦的幕府中,曾参与浙东抗英战役,对鸦片战争时期内外情况有较多的了解。这里选录三首。第一手原列第四。它对朝廷政策变化无常以及只信任权佞、不信任林则徐等爱国大臣的作法,表示极大的愤慨。

 

 

      谁奏中宵秘密章,不成荣虢不汪黄[1]? 已闻狐鼠神丛讬[2],那望鲸鲵澥渤攘[3] 功罪三朝云变幻[4],战和两议镬 [huò]冰汤[5]。安邦只是诸刘事,绛灌何能赞塞防[6]

 

【注释】

   [1] 荣,荣夷公。《国语·周语》:“厉王说荣夷公。芮 [ruì] 良夫曰:‘王室其将卑乎,夫荣公好专利而不知大难......荣公若用,周必败。’既,荣公为卿士。诸侯不享,王流于彘([ zhì ] 意为猪)。”虢,虢石父。《史记·周本纪》:“幽王以虢石父为卿,用事,国人皆怨。石父为人佞巧,善谀好利。”汪,汪伯彦,宋高宗时拜右仆射兼知枢密院事。黄,黄潜善。宋高宗时拜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汪、黄二人互相勾结,狼狈为奸,为正人所切齿。此处喻指穆彰阿、 琦[qí] 善等人。

   [2]胡鼠,尤言城狐社鼠,喻朝廷上那些结党营私,置国家民族利益于脑后的大臣。神丛,古人常把比较奇异的树木认为是神灵,称之为神丛。此处喻朝廷。

   [3]那望句:这句承上句言,朝廷上当权的既是一些奸臣,那么怎能希望他们去击退英国侵略军呢。 鲸鲵,大鱼名。比喻不议之人,吞食小国。此处借指英国侵略者。澥[xiè]渤,即渤海。

   [4]功罪句:言清朝最高统治者的主张变化很快。

   [5]战和句:言清朝最高统治者时而主战,时而主和,忽冷忽热,不可捉摸。

   [6]安邦两句:意谓清廷信任的是满洲贵族,林则徐等人的主张是不会起到什么作用的。

 魏源《 <wbr>寰海十章(三首)》解读

其二

【解题】

   本篇原列第五。它揭露并严厉地斥责了琦善等人腐朽无能、哄骗人民、出卖国家民族利益的种种罪行。

 

   揖寇原期寝寇氛,力翻边案撤边军[1]。但师卖塞牛僧孺[2],新换登坛马服君[3]。化雪尽悲猿鹤骨[4],檄潮犹草鳄鱼文[5]。若非鲍老当场日[6],肯信巾贻仲达群[7]

【注释】

   [1]力翻句:1840年(道光二十一年)二月,英国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但是,广州在林则徐谋划之下,防术严密,侵略者无隙可乘,乃北上侵占定海并进迫北京门户白河口,清宣宗决定投降,派琦善赴广州查办。琦善到广州后,为了讨好英国侵略者,在军事上实行撤防,裁减水师船三分之二,遣散全部招募的水军丁壮。把林则徐、邓延桢在过去两年中的边防工作破坏殆尽。这句即指此事。

   [2]但师句:指琦善对敌人采取姑息、妥协的投降政策,像唐朝的牛僧儒一样。

   [3]新换句:指琦善到广州后变更了林则徐的抗敌措施,结果敌人乘机步步紧逼。

   [4]猿鹤骨,《太平御览》卷九百一十六引《抱朴子》云:“周穆王南征,一军皆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后人因以猿鹤虫沙比喻从军战死。此处指抗英牺牲的战士。

   [5]鳄鱼文,《新唐书·韩愈传》云:愈至潮州,有鳄鱼为患,乃草鳄鱼文祭之。此处借以比喻清朝大史犹大言不惭,哄骗人民

   [6]鲍老,古剧角色名。唐代时称婆罗、宋代时称为鲍老或抱锣。是宋元戏曲中经常出现的引人笑乐的人物。

   [7]肯信巾贻句:《晋书·宣帝纪》:“时,朝廷以亮侨军远寇,利在急战,每命帝持重以候其变。亮数挑战,帝不出,因遗帝巾帼妇人之饰。”仲达,司马懿字。以上两句的意思是,若非当时看到官场如戏场,谁也不会相信清廷疆吏如此颟顸 [mān hān] 无用。

魏源《 <wbr>寰海十章(三首)》解读


其三

【解题】

   本篇原列第九。它沉痛地指出敌人并不可怕,最危险何最可恨的是投降派的卖国资敌。

      城上旌旗城下盟[1],怒潮已作落潮声[2]。阴疑阳战玄黄血[3],电夹雷攻水火并。鼓角岂真天上降[4],琛珠合向海王倾[5]。全凭宝气销兵气[6],此夕蛟宫万丈明[7]

 

【注释】

   [1]城下盟,敌人兵临城下时胁迫而成的盟约。

   [2]怒潮句:意谓清王朝此次抵抗侵略者的怒潮到此已近尾声了。

   [3]险疑句:意谓英帝国主义者侵略中国,逼得中国非抵抗不可。

   [4]鼓角句:意谓英国侵略军并非“天兵”,清军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统治者的腐败无能。

   [5]合,应当。此处乃讽刺语。

   [6]全凭句指奕山以金钱买城求和。

   [7]蛟宫万丈明,杜光庭《录异记》卷五:“海龙王宅在苏州东,入海五六日程,小岛之前,阔百余里.......夜中远望,见此水上红光如日,方百余里,上与天连,船人相传龙王宫在其下矣。”

 

作者简介 

   魏源(17941857),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名远达,字默深,又字墨生、汉士,号良图。汉族,湖南邵阳隆回金潭人(今隆回县司门前镇)。道光二年( 1822年)举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始成进士。官高邮知州,晚年弃官归隐,潜心佛学,法名承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首批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

   魏源认为论学应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并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开启了了解世界、向西方学习的新潮流,这是中国思想从传统转向近代的重要标志。

 

编辑整理:姜一柔

文章取自:《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下编·第二册)》

 

(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