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清代学者龚自珍表达对儒学地位看法的诗。
【解题】
这组诗作于道光七年丁亥(1827)。这里选录一首,原列第十。本年十一月,作者把1821年以来所作得诗编成《破戒草》一卷和《余集》一卷,并发誓戒诗。此诗是对当时所谓儒者得讽刺和谴责。这班人除八股之外,一无所知,然而却喜高谈性理之学,假讲学营私植党,蝇营狗苟,充斥于朝野之外。诗中表现了作者对那些封建统治者驱使的所谓儒者的蔑视和愤慨。
自春徂秋偶有所触拉杂书之
漫不诠次得十五首
兰台序九流,儒家但居一[1]。诸师自有真[2],未肯附儒术。后代儒益尊[3],儒者颜益厚[4]。洋洋朝墅间,流亦不止九[5]。不知古九流,存亡今孰多。或言儒先亡[6],此语又如何?
[1]
兰台二句:兰台,汉代宫内藏图书之处。东汉班固曾为兰台令史,故后世称班固为兰台。此处指班固的《汉书·艺文志》。九流,周秦时代的九中不同的学术流派。儒家是九流之一。
[2]诸师,指儒家以外各派的大师。真,真实的面目,独到的见解。
[3]后代句,汉武帝时,为了适应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儒家学者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禁止其他学派活动。武帝采纳了他的建议,于是就在中国两千年来的封建社会中,奠定了儒术独尊的局面。
[4]颜益厚,即脸皮越来越厚,愈益不知羞耻的意思。
[5]洋洋,众多貌。这句是说,在朝或者在野的众多士大夫中,以儒者自居的,其流品之杂,无所不有,已经远远超出九流之外乐。
[6]儒先亡,孔墨之后,儒分为八,墨离为三。此处作反语,盖讽刺时辈阿世取容(成语,阿世:曲意迎合世俗;取容:博得别人的欢心。迎合世俗,取悦于人),久失儒家本真。

作者简介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sè)人,号定庵(ān)。汉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50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编辑整理:姜一柔
文章取自:《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下编·第二册)》
(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