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美课堂教案
(2024-10-18 09:49:38)我们都是取经人
颍上县第五中学
【作品分析】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西游记》是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达到了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神魔小说主要是杂糅儒释道不同信仰,营造奇幻迷离的情节,宣扬正邪对立,满足普通老百姓对神魔鬼怪的猎奇心理,《西游记》是公认文学价值最高的一部小说。它开创了幽默讽刺风格,极大影响了后世文学作品。
【学情分析】
学生对《西游记》并不陌生,因为《西游记》深受人们喜爱,被拍成了各种版本的影视作品,绘成了连环画,制成了动画片。这些都是学生了解《西游记》途径。但大部分学生对《西游记》的了解也仅仅停留在对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的大致了解上,对整本书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认识不够深刻。全书的内容比较丰富,学生还未娴熟掌握精读和跳读的策略,不能对情节进行前后勾连,对比人物的变化,也不能深入地认识人物,容易受其他媒介作品的影响,出现理解的偏差。
因此,在阅读时,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和欣赏。
【整本书阅读目标】
1、通读《西游记》,了解本书的主要人物和主要故事情节,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西游记》中的经典故事。
2、能结合书中的具体语句和故事情节,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分析出孙悟空、唐僧、猪八戒和沙僧等主要角色的人物形象。
3、能在阅读中有自己的思考与分析、能从不同角度写读书感受,尤其是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对故事情节的分析,透过故事,还能悟出一些道理,以指导人生。
4、通过多种方式读,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激发继续阅读的兴趣,学习运用阅读策略,培养阅读经典名著的习惯。
【整本书教学框架】
基本信息 |
年级 |
教材版本 |
阅读主题 |
七年级 |
统编本 |
文学作品 |
|
阅读阶段 |
阅读主题 |
学科融合 |
|
导读开趣
(1 |
开启“西游 |
语文、历史、地理 |
|
专题研讨
(9
读中推进课 |
《西游记》中的神秘数字(阅读指导课) |
语文、地理、信息技术、历史 |
|
“西游”路线图(阅读展示课) |
语文、地理、信息技术 |
||
|
语文、美术 |
||
《西游记》十大战役排行榜(阅读交流课) |
语文、美术、信息技术 |
||
《西游记》中的女性形象——女神、女妖、女人(阅读交流课) |
语文、美术、信息技术 |
||
叛逆少年——孙悟空、红孩儿、白龙马(专题研讨课) |
语文、道德与法治 |
||
“吃货”——吃“祸”(专题研讨课) |
语文、美术 |
||
图谱展示:妖怪图谱、妖怪洞府名录、兵器图谱(阅读展示课) |
语文、信息技术、美术 |
||
感受神奇的想象力(写作交流课) |
语文、美术 |
||
成果展示 (1课时) |
读书交流会——我取得的“真经” (读后总结课) |
语文、道德与法治、信息技术 |
【整本书阅读规划】
全书共一百回,大约九十九字,建议用六周时间完成整本书的阅读及相关活动。
前三周,快速阅读。通读全书,先对整本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保持阅读的连续性与完整性。第四、五两周精读。在通读过程中穿插进行专题阅读。
《西游记》整本书阅读规划表 |
||
时间 |
阅读内容 |
思考与总结 |
第一周 |
快速通读全书的第一回至第三十三回 |
开启“西游 |
第二周 |
快速通读全书的第三十四回至第六十七回 |
专题《西游记》中的神秘数字 |
第三周 |
快速通读全书的第六十八回至第一百回 |
专题“西游”路线图 |
第四周 |
周一、周二、周三 |
思考孙悟空的性格特征。 |
周四、周五 |
专题《师徒四人的前世今生》 |
|
周六 |
猪八戒真的能改过吗? |
|
周日 |
取经集团还需磨合。 |
|
第五周 |
周一 |
猪八戒撒谎、孙悟空的深谋远虑。 |
周二 |
车迟国暗讽统治阶级、女儿国唐僧的意志坚定、不忘初心。 |
|
周三 |
悟空三次被贬退的前后反映有什么不同? |
|
周四 |
取经团队的合作精神、团队力量。 |
|
周五 |
玉帝记仇、好面子、专制,灵山圣地未能免俗,充满讽刺意味。 |
|
第六周 |
专题阅读 |
选定专题,小组分工、阅读分享。 |
【第2课时】探索数字的奥秘
《西游记》中的神秘数字
【学习目标】
1.
2.
3.
【学前准备】
1.教师完成问卷调查并统计结果。
2.学生继续通读、熟悉名著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发趣味,巧引入。
名著对对碰:由名著《三国演义》中的内,提炼出一个上联“诸葛亮七擒南中王”,引导学生用《西游记》的情节和人物来对上对联。
预设: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或孙行者三调芭蕉扇
引导学生发现对联,最关注的点——数字
二、交流分享,浅表达。
《西游记》中,出现了哪些数字?
预设:七十二变、九九八十一难、十万八千里、师徒四人等
三、阅读交流,深挖掘。
(一) 挖人物
十世修行的好人——唐三藏
八百里流沙河——沙悟净
九齿钉耙
(二) 挖神物
思考探究:这些数字背后是什么?
(三) 挖路线
1.视频展示历史上玄奘西游路线图。
2.思考探究:西游记取经的路程为什么是十万八千里?
预设:
第一 夸张,寄意取经路途遥远艰辛。
第二 正好同孙悟空的一个筋斗一样。是体现其实孙悟空可以一个筋斗就把经取回来,但他们却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真正体现了《西游记》这部小说的内涵。
(四) 挖回目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
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九九数完魔灭尽 三三行满道归根
(五) 挖情节
2.思考探究:依据原文,请你说说“三打白骨精”中有哪些“三”?
预设:白骨精三变
3.思考探究:你能从这些“三”中得出什么结论呢?
【示例】白骨精三变:
一变村姑——月貌花容——美人计,
二变老妇——老妇寻女——苦情戏,
三变老者——向善信佛——苦情戏。
从“三变”中见白骨精特点:阴险、狡诈、诡计多端。
细读名著,学生分析“孙悟空三打”(提示:关注原著)
预设:
一打:放下钵盂,掣铁棒,当头就打。唬得个长老用手扯住道:“悟空!你走将来打谁?”行者道:“他是个妖精,要来骗你哩。”……行者又发起性来,掣铁棒,望妖精劈脸一下。
二打:行者认得他是妖精,更不理论,举棒照头便打。
三打:行者认出了妖精,既怕跑了妖精害了师父,又恐师父念咒。于是大圣念动咒语,叫当坊土地、本处山神。众神听令,都在云端里照应。那大圣棍起处,打倒妖魔。三打:耍点花样
从“三打”中见孙悟空人物特点: 忠诚勇敢、有勇有谋、除恶务尽
从“三逐”中见唐僧人物特点:一心向善、肉眼凡胎、善恶难辨、心慈面软、
固执己见
从“三唆”中见猪八戒人物特点:自私自利、贪吃好色、搬弄是非、激化矛盾
4.思考探究:这些“三”有什么作用?
预设:这种情节被称为“三复情节”,其作用主要是:
(1)三次尝试完成任务,能够塑造唐僧师徒的永不言弃、坚持到底的坚定的人物形象。也表现了勇于斗争,善于斗争的主题。
(2)三复情节的发展表现为进展——阻碍——进展——阻碍——进展——完成的三段式形态。这是一种螺旋上升的情节发展方式。可以强化矛盾,把故事推向高潮。
(3)取经路上有危险,却不致命。这样一波三折的情节发展方式,是为了完美结局做铺垫。读者会产生能否打败妖魔的心理期待。
5.深层思考
“三复情节”是古人“尚三”思想的体现。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三”在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事不过三、三令五申、三思而后行等。
“三”在小说情节中:“三打祝家庄”“三顾茅庐”
“三”就在课文中
“三”还可以在……
四、总结提升,谈收获。
我们都是取经人
对联总结:
挖数字探西游奥秘
五、作业布置,敢挑战。
第一项:必做篇
【制作数字人物卡】
要求:1.列出一个或一系列数字。
2.写出跟这些数字有关的人物,并做人物介绍。
3.列出跟这个人物相关的情节。详细介绍一个。
4.人物配图
第二项:选做篇
五个学习小组,各领取一个专题阅读任务,课下通过重读、交流、讨论,完成小课题研究。成果展示以手抄报、课件、文字稿、美篇、思维导图等多种形式呈现。
分类 |
内容主题 |
阅读交流 |
《西游记》中的女性形象——女神、女妖、女人 |
阅读交流 |
《西游记》十大战役排行榜 |
专题研讨 |
叛逆少年——孙悟空、红孩儿、白龙马 |
专题研讨 |
“吃货”——吃“祸” |
阅读展示 |
图谱展示:西游路线图、妖怪图谱、妖怪洞府名录、兵器图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