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美课堂教案

燃烧的诗情
——《艾青诗选》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濉溪县第一实验学校 李曼琳
【课标定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根据阅读目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图书,制定阅读计划,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借助多种方式分享阅读心得,交流研讨阅读中的问题,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整体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
【教学定位】
整本书阅读教学,应以学生自主阅读活动为主。引导学生了解阅读的多种策略,运用浏览、略读、精读等不同阅读方法;通读整本书,了解主要内容,关注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重视序言、目录等在整本书阅读中的作用。设计组织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师生共读、同伴共读、朗诵会等,交流读书心得,分享阅读经验。
【内容分析】
读艾青的诗,就是在读一部民族的苦难史和抗争史。
抗战全面爆发是艾青诗歌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期,这一时期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为“土地”和“太阳”。“土地”象征着多灾多难的祖国,“太阳”则代表光明与美好。
1978年以后是艾青诗歌创作的另一高峰,这一时期艾青诗歌诗句更整齐,诗情更深沉,诗意更警策,字里行间饱含睿智哲思。
此外,艾青擅长以色彩意象传情。纵观其诗歌创作历程,“语言的画师”艾青因诗人、画家双重身份,以丰富的色彩表达对亲人、对祖国的深情,形成了艾青式色彩抒情的独特美学。
【学情分析】
受时代隔膜与宏大主题影响,学生对艾青诗歌不易产生亲切感,阅读常停留在诗中“表达了什么”等感知层面,对诗歌的认知难以深入,思辨能力不足。
可在调动学生旧知基础上,结合知人论世、以画解诗等诗歌阅读策略,理解诗人以色彩传情、意象抒情的独特表达。
【学习目标】
1.梳理艾青的人生经历与创作历程。
2.阅读艾青不同阶段的代表作,鉴赏诗歌艺术特色。
3.理解艾青诗中不变的爱国母题。
【课时规划】
基本信息 |
教材 |
教材版本 |
阅读主题 |
九年级上册 |
统编 |
如何读诗 |
|
阅读阶段 |
阅读主题 |
学科融合 |
|
导读交流 (1课时) |
了解诗人 导读激趣 |
语文 历史 信息技术 |
|
梳理推进 (3课时) |
芦笛诗人:1933-1937 《大堰河——我的保姆》《芦笛》《复活的土地》 |
语文 音乐 历史 |
|
吹号者:1937-1941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吹号者》《火把》 |
语文 音乐 历史 |
||
求索与归来:1941-1996 《礁石》《鱼化石》《镜子》《光的赞歌》 |
语文 音乐 历史 |
||
专题推进 (3课时) |
彩色诗情——画者的行吟 |
语文 美术 历史 信息技术 |
|
太阳火把——燃烧的诗情 |
语文 音乐 历史 |
||
万物之语——智者的哲思 |
语文 哲学 |
||
成果展示 (1课时) |
艾青诗歌朗诵会 |
语文 艺术 历史 信息技术 |
画者的行吟
——《艾青诗选》阅读推进课
学习目标
1.了解艾青诗中色彩运用别样之美。
2.分析色彩与意象、情感之间关联,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诗歌创作意图。
一、记忆里的色彩
诵读古诗,用中国传统色打开别样诗美。
二、色彩里的发现
据考证,艾青一生创作并发表约 480首诗歌,其中近240首包含色彩词汇。你发现艾青诗歌中哪些独特的色彩之美?
三、色彩里的秘密
(一)色彩与情感的错位
1.《大堰河——我的保姆》选用青、乌黑、金、紫等颜色传递诗人哪些情感?
在你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之后,
在你尝到饭已煮熟了之后,
在你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之后,
在你补好了儿子们的为山腰的荆棘扯破的衣服之后,
……
我摸着红漆雕花的家具,
我摸着父母的睡床上金色的花纹,
我呆呆地看着檐头的我不认得的“天伦叙乐”的匾,
……
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
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
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
呈给你拥抱过我的直伸着的手,
呈给你吻过我的唇,
呈给你泥黑的温柔的脸颜,
呈给你养育了我的乳房,
呈给你的儿子们,我的兄弟们,
呈给大地上一切的,
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
呈给爱我如爱她自己的儿子般的大堰河。
……
一九三三年一月十四日,雪
2.结合材料思考:赋予大堰河灵魂以“紫色”贴切吗?
补充材料:
帝王: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
天文:紫微星位于北辰(北极星),因其位置永恒不移又称“帝星”,意为天帝居所。
道教:传说老子过函谷关之前,守关人。有紫气从东而至,即“紫气东来”。
西方:拜占庭国王居住在紫色宫殿,来自王族嫡系的皇帝会在称号上加(born in the purple),表明自己为王族正统。
(二)画面与主题的反差
1.对照AI生成图,思考《刈草的孩子》中“夕阳”“金色”是否带给我们温暖的感受?
夕阳把草原燃成通红了。
刈草的孩子无声地刈草,
低着头,弯曲着身子,忙乱着手,
从这一边慢慢地移到那一边……
草已遮没他小小的身子了——
在草丛里我们只看见:
一只盛草的竹篓,几堆草,
和在夕阳里闪着金光的镰刀……
1940年于湖南
2.结合历史背景,理解本诗画面与主题的反差。
(三)色彩与意境的统一
1.黎央认为:艾青写诗像“印象派在作画”。欣赏印象派画家莫奈画作《坐在柳树下的女人》,谈谈你的理解。
2.朗读诗歌《绿》,欣赏光色变化与意境之美。
绿
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
到处是绿的……
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
墨绿、浅绿、嫩绿、
翠绿、淡绿、粉绿……
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刮的风是绿的,
下的雨是绿的,
流的水是绿的,
阳光也是绿的。
所有的绿集中起来,
挤在一起,
重叠在一起,
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突然一阵风,
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
所有的绿就整齐地
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1979年
3.关联时代背景,传承艾青诗歌中不变的家国情怀。
四、作业
梳理探究艾青1937—1941年诗作中“火把”“太阳”等意象,继续筹备艾青诗歌朗诵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