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定备课教案罗娟

(2024-10-18 09:46:06)

时间:2022年6月2日

地点:安庆市绿地实验学校

执教人:安庆市绿地实验学校  罗娟

 

《驿路梨花》

教学目标:

1.理清故事情节,明确巧设悬念的写作技巧。

2. 赏析优美语言,体会文章标题的深刻含义。

3.弘扬雷锋精神。

教学重难点:

1.理清篇章结构及情节。

2.体会巧设悬念的写作技巧。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检查预习导学案

1. 走近作者作品

2.解决疑难字词

3. 划分段落,梳理情节 

三.一读文本,简要赏析

1.我们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遇到了小木屋?

2.圈画作者描写小木屋的语句,揣测木屋主人形象

四.二读文本,探究问题

1.速读全文,理清“三个悬念,两个误会”,

2.明确写作技巧。

3.结合全文,思考探究:木屋的主人到底是谁?

五.美句赏析,解析标题 

1.问题设计:圈画出课文几处描写梨花的语句,带有感情色彩的朗读,思考这些描写起什么作用?

2分析标题的妙用

六.巧对诗句,感知精神

文章的最后,作者巧妙借助陆游的诗句“驿路梨花处处”,赞扬了梨花一样美丽纯洁的人,也歌颂了他们伟大的奉献精神,这正是“雷锋精神”的真实写照。同学们,请动起你们的妙笔,结合文章内容,为这句诗补上合适的下半句。

生当堂练习写作,选取优秀作品展示。例:驿路梨花处处开,雷锋精神代代传。

七.作业布置

1.运用本文巧设悬念的写法练习写作。

2.积累背诵有关于梨花的诗句。

板书设计:

驿路梨花

彭荆风

   三定备课教案罗娟

反思评价: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思维的火花。课堂上有效的设计问题,可以迅速抓住学生的思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思维,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进一步使他们产生渴求掌握新知识的欲望。在对《驿路梨花》这篇文章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后, 我在设计问题时注意到由浅入深,如果学生在刚刚弄清“课文是怎样描写小茅屋”这个问题时,就提问“本文为何以‘驿路梨花’为题,有何好处”,学生就会不知从何入手,因此在教学中我这样提出了几个问题:找出“三个悬念,两个误会”,理解写作构思;由发现木屋入手猜测木屋主人形象,再探究谁是木屋主人,一步一步挖掘人物形象,歌颂人物精神。以环环相扣的问题设计带动学习,抽丝剥茧,层层深入,抓住文意体会主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三定备课教案
后一篇:皖美课堂教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