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定备课教案
(2024-10-18 09:33:55)分类: 示范引领 |
《故乡》教学设计
【内容解析】
《故乡》是鲁迅的小说名篇,收入小说集《呐喊》。小说通过返乡的成年人“我”的视角,展现出故乡人事的一幅幅画面,举目所见,呈现的是一派萧条、破败的景象,与其形成对比的,则是由“闰土”这一人物勾连出的“我”的少年回忆。“现在”与“过去”的强烈对比寄寓着作者对旧中国及其人民命运的无限关切与深沉思索。
【教学目标】
1.
2.
3.
【教学重点】
梳理小说中“我”的情感变化并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
【教学难点】
结合议论、抒情性文字,理解小说主旨。
【教学方法】朗读法、比较法、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斯诺的挽联导入:“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呐喊》《彷徨》是鲁迅经典的小说集,《故乡》这篇小说出自《呐喊》。
二、故乡的景让“我”失望
1.
2.
3.
三、故乡的人让“我”绝望
1.
2.
3.
4.
四、宏儿和水生让“我”看到希望
1.
2.
五、课堂小结
齐读文章的结尾部分,感受美丽的画卷,体会希望的力量。
六、布置作业
课后阅读《<呐喊>自序》,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板书设计
故乡
故乡:景之变、人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