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雎》教学反思(绿地实验李芳芳)

(2023-04-08 10:34:37)
分类: 培养任务

《关雎》教学反思

 

46号下午,三定备课活动在绿地实验学校举行。我是第一节,给802班学生上《关雎》。

整体环节还是很顺畅的,要是学生再积极一些就好了。评课环节,很多老师提出的点是我没想到的,对我大有裨益。就像刘主任说的,导入部分不宜过长,后面要讲清楚的地方就没时间说了。

叶老师提到,在老师强调“雎”字的写法时,可以让学生在草稿纸上写一写;让学生在纸上写完“雎鸠”“辗转”等词语的拼音后,最好在课件上也把拼音呈现出来。这些都是学生易错的地方。刘老师指出朗读时要注意重音和停连,比如“雎鸠”就应该连起来读。

刘主任在总结时强调,要注意朗读的层次感。比如在问完学生“流、采、芼”的意思后,我就急着进入下一个环节了,这时候应该带着学生再来读读这些句子,渗透情感,学生自然而然地就能体会,后面的背诵环节也不需要提示,学生能够在前面真正学会的基础上,顺畅地背出诗来。另外,这些词语的意思也应该在课件上标注出来,这样课件就变成了完整的教案,让人一目了然。

准备一节公开课,确实需要耗费很多心血,但不正是这样精益求精的追求,才使得课堂越来越成熟、饱满、高效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