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一)——龙门石窟帝后礼佛图
在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参观时,龙门石窟宾阳中洞的《北魏孝文帝礼佛图》浮雕吸引了我们,它究竟是如何来到美国的呢?查阅了一些资料,才知道它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人普艾伦勾结北京古董奸商岳琳一块块盗凿,然后卖给了大都会。
参观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北魏孝文帝礼佛图》
最近翻阅两个美国人写的《谁在收藏中国》,其中第五章“龙门石窟之殇”对这一浮雕被盗的情况,有较为详细的记述。
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谁在收藏中国》
普艾伦是个中国通,他曾参加赴敦煌的探险队,后来得到哈佛大学福格艺术博物馆萨克斯奖学金的资助,得以混迹于北京琉璃厂古董店之间学习中文,并追求他特别感兴趣的中国戏剧,能用刺耳的假声连续唱上半个小时。
1927年他受邀担任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临时研究员,1934年,他重返中国,那时龙门石窟已遭到盗贼的严重破坏,开凿于公元6世纪的宾阳洞,墙上和佛龛中精美的雕像已大部分被凿掉。宾阳中洞是龙门石窟群中较大的一座,洞窟正面入口靠墙处端坐一尊佛像,旁边是佛的弟子和两尊菩萨立像。洞窟两边的侧壁上有3尊雕像,为佛和菩萨像。洞窟的前壁被水平分为4层,其中两块浮雕体量最大,它们展现了文昭皇后与随从、孝文帝和宫廷朝官礼佛的形象,下层是恶魔像,上层雕刻的是佛本生的故事场景,最上面一层再现了维摩罗诘菩萨和文殊菩萨辩经的场面。被盗凿的《文昭皇后礼佛图》的碎块已被堪萨斯城纳尔逊博物馆的劳伦斯·史克曼购得,正装箱待运,而《北魏孝文帝礼佛图》浮雕还在待价而沽。
2019年游览洛阳龙门石窟,图为卢舍那大佛龛
洛阳龙门石窟主要洞龛分布图
龙门石窟的宾阳中洞(2019年摄)
被盗凿的石窟内(2019年摄)
现收藏于堪萨斯城纳尔逊-阿特金艺术博物馆的《文昭皇后礼佛图》
普艾伦找到他在琉璃厂的朋友岳彬,与“彬记”古玩店签订了合同,从他手中购买了浮雕的6个头像,其余部分,则由岳彬与盗贼们签订合同,将保留在龙门洞窟浮雕的其他部分敲掉盗走。村民们凿掉浮雕,向当地军队行贿,把它们装入麻袋运往保定。北京一位古董商代理内利·赫西,提供了一份虚假运货单,蒙混海关官员,然后把浮雕碎块运至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下属完成了对《北魏孝文帝》浮雕碎块的拼接,使其成为该馆亚洲艺术展厅珍品。
图中左上为古董商岳彬(网上照片)
普艾伦曾抱怨,虽然他与岳彬签署了合同,但并未获得浮雕的一些主要碎块。据我国作家宫大中文章说,新中国成立后,在岳彬北京的家中发现了《北魏孝文帝礼佛图》浮雕的残片和与普艾伦签订的合同,并对那些无头残块进行了拼接。岳彬盗窃龙门石窟的犯罪事实曝光后,300多位中国文化界知名人士请求政府予以惩处。岳彬被判处了死刑缓期执行,最终因病死在狱中。
岳彬1896年出生于河北通县张各庄,出身贫寒,15岁到北京一个小古玩铺当学徒,他为人机灵,心思活泛又勤奋好学,五年学徒期满,在琉璃厂已经小有名气。岳彬很快就自己开了家“彬记”古玩店,他凭借着一流的造假做旧技术,但凡过手的书画珍品,他都会复制几份,卖给各地买家,而真品留给自己待价而沽,很快“彬记”成为当时北京最大的古玩店,外国文物贩子、各地盗墓贼成了“彬记”的常客。发财心切的岳彬从盗墓贼手中低价买进宝贝,然后高价卖给洋人,赚得可谓盆满钵满。如果外国人听说某地有古墓文物,岳彬就会联系盗墓贼挖掘盗卖。由于他造假的功夫,有人说他将浮雕碎块的赝品卖给了普艾伦,而真品还保留着,但却没有确凿的证据。电视剧《五月槐花香》中的王刚饰演的古董商蓝一贵就是以他为原型塑造的。
电视剧《五月槐花香》宣传画
王刚饰演古董商蓝一贵(剧照)
岳彬一直在从事龙门石窟文物的违法活动,《文昭皇后礼佛图》浮雕也是他组织盗凿的。《文昭皇后礼佛图》浮雕是美国福格艺术博物馆和纳尔逊艺术博物馆共同出资购买的,最初在波士顿和堪萨斯城轮流展出,后来纳尔逊艺术博物馆将福格艺术博物馆的预付金返还,使其永久留在了堪萨斯城,劳伦斯·史克曼当上了纳尔逊艺术博物馆的馆长。而普艾伦则长期主管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亚洲艺术部。
1933年,劳伦斯·史克曼在龙门石窟附近淘宝
龙门石窟被大规模的盗凿可追溯到1909年,法国汉学家沙畹在其里程碑著作《华北考古图谱》中提供了龙门石窟带照片的目录,于是这个东方瑰宝就成为西方文物商追逐的猎物。他们根据照片订货,由代理商委托当地的石匠偷盗雕像。据法国人斯坦利·亚伯记载,龙门石窟有96个主要洞窟遭到洗劫。
史克曼曾在给朋友的书信中粉饰他盗卖文物的行为说:“……我得到了完整的礼佛图浮雕。从这里到那里,从这家店到那家店,从开封,从郑州,是的,包括从上海,我一块接一块地收集,这里收半个脑袋,那里收一条袖子;从夏先生手里收一只手,成百上千的小碎块……不管怎样,最后,早期中国雕塑最伟大的单件浮雕被组合在一起。我觉得,我们为中国艺术,为全世界做了一些事,其价值只能被后人评估。”恐怕,他也知道将文物偷运出去是违法的,所以嘱咐朋友读信后予以销毁。
史克曼之前还曾找过时任北平图书馆馆长、古物保护委员会成员的袁同礼,告诉他龙门石窟的状况,请他在权限范围内保护龙门石窟。得到的回答是:如果外国人不停止购买雕像碎块,破坏将会持续进行。使我想起那句公益广告词:“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正是西方文物贩子助长了龙门石窟被盗凿的行为。而被盗凿的文物相当一部分流失到了海外。
注:本文主要参考了中信出版集团《谁在收藏中国》一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