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二)——昭陵二骏
《谁在收藏中国》一书作者在一张美国地图上标出了美国收藏中国文物的主要博物馆,并列出了这些博物馆的明星藏品和图片。其中宾州大学博物馆的明星藏品是昭陵六骏中的二骏“飒露紫”和“拳毛騧”。书中的第六章“宾州大学套住唐皇骏马”介绍了它们的传奇经历。
《谁在收藏中国》的美国博物馆地图
收藏中国文物的美国博物馆及它们的明星藏品
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的盛世,他为自己和文德皇后在都城长安西北的九嵕山修建了世界上最大的帝王陵—昭陵,并下令为自己打天下立下汗马功劳的6匹战马雕像,有文献记载:“朕自征伐以来,所乘戎马,陷军破阵,济朕于难者,刊石为镌真形,置之左右,以伸帷盖之义。”让这些骏马做他的仪仗。骏马被刻在青石上,每块浮雕长1.98米,高1.52米,重约4吨,被安置在昭陵墓道两侧廊庑内,史称“昭陵六骏”。唐太宗不仅为它的战马塑像,还为每匹战马题写了颂词,可见他对这些战马的喜爱。
唐太宗李世民(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纪录片》“昭陵六骏”截图)
“飒露紫”是浮雕中唯一出现人物的浮雕,据《据旧唐书·丘行恭传》记载,唐武德三年(620年),李世民与王世充在洛阳邙山一次交战中,李世民跨着“飒露紫”只带了数十名骑兵前去探阵,他们猛冲敌阵,王世充军被冲得晕头转向,一片混乱。李世民只顾猛冲,身边只剩下将军丘行恭一人紧随其后。突然,一条长堤横在前面,围追堵截的王世充骑兵又一箭射中了战马“飒露紫”,在这危机关头,大将丘行恭急转马头,向敌兵连射几箭,随即翻身下马,把自己的坐骑让与李世民,自己一手牵“飒露紫”,一手持刀和李世民一起杀开一条血路。为了表彰丘行恭拼死护驾的战功,李世民特命将丘行恭与“飒露紫”刻在一起。李世民为“飒露紫”撰写的颂词是:“紫燕超跃,骨腾神骏,气詟三川,威凌八阵。”
六骏之一“飒露紫”(复原图)
“拳毛騧”是一匹毛作旋转状的黑嘴黄马,该马“矫健善走,蹄大快程”,是李世民平定刘黑闼时所乘战马。唐军与刘黑闼在河北曲周一带决战,刘军主力南渡沼水时,唐军从上游决坝,乘机掩杀,战斗进行的相当激烈,李世民的坐骑“拳毛騧”身中9箭(前中6箭,背中3箭),战死在两军阵前。 李世民给它题的赞语是:“月精按辔,天驷横行。弧矢载戢,氛埃廓清。”把它比作神马。
六骏之一“拳毛騧”(复原图)
昭陵六骏是无与伦比的杰作,被认为是中国的“额尔金大理石”(即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希腊帕特农神庙的大理石雕刻)。那么其中的上述二骏是如何被宾州大学博物馆收藏的呢?
1909年,法国学者爱德华·沙瓦纳在昭陵六骏的原址还看到了它们,拍摄了照片,成为它们被移出昭陵之前的唯一文献。1913年5月的一个夜晚,一伙盗贼企图将二骏运走,被当地农民发现,加以阻拦,未能得逞。盗运骏马石碑是法国古董商保罗·马龙策划的,据他当年的记载:“1912年,身在北京的(法国文物商)葛杨先生为搞到六骏碑费尽心机……他派搭档高冷之前往昭陵实地考察,并命他伺机策划盗运这批文物。1913年5月,六骏被移出皇陵。但在被盗运出来的途中,不幸走漏了风声,盗运者遭到当地村民堵截,为夺路逃命,盗运者将文物丢下山坡。损毁的石刻残片被当局没收,1917年运到西安府博物馆保存,我的这些消息绝对准确,因为我当时想通过葛杨先生做中间人来收购这些石刻骏马,所以给他交了一大笔定金,后来因未能成事,我损失不小。”
因为六骏石碑较重,为了便于运输,已被凿成数块,使其受损严重。遂被运到西安博物馆,落到了陕西军阀陆建章的手中,1915年,陆建章下令部下押运昭陵六骏中的二骏进京,作为送给即将登基复辟帝制的“大总统”袁世凯的贺礼。实际上,陆建章是奉旨行事,奉的是袁世凯二儿子袁克文的命令,运输文物的文件上有袁家的印章。据说是文物贩子鼓动袁克文以造袁家花园为名索要二骏石碑。这二骏于1915年运出了西安,却没有抵达目的地而不知去向。直到1918年3月9日,一直下落不明的昭陵二骏才神秘地出现在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它们的主人竟是旅居欧美的中国古董商人卢芹斋的来运公司。
旅居欧美的中国古董商卢芹斋
人们推测,卢芹斋是通过与袁克文相熟的北京古董商赵鹤舫买下了二骏石碑,那时袁世凯称帝闹剧遭到全国人民反对,袁克文已无暇再建造什么花园,于是就把二骏出卖了。卢芹斋对自己将昭陵二骏搞到手的过程津津乐道,他认为他的交易是完全合法的,与偷盗国宝无关。在北洋政府因他经手骏马石碑而要逮捕他时,他辩解说:“将二骏卖给我的是当时国家的最高权威。如果当时合法的东西,如今又不合法了,那又有多少文物商和藏家没遇到过跟我类似的情况呢?这两件文物已经流出十二年了,这期间没有任何人向我质疑过这笔交易的合法性。期间我回过中国很多次,也没有政府部门过问我这件事。”卢芹斋的前东家是张静江,张静江是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曾给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以经济支持,后来又大力支持蒋介石上台,卢芹斋盗卖文物的行为自然受到国民政府的庇护。
卢芹斋通过文物商人赵鹤舫购得昭陵二骏(纪录片《六骏传奇》截图)
1918年3月9日,宾州大学博物馆馆长乔治·拜伦·戈登(也译作高登)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库房中见到了昭陵二骏浮雕,他正在筹备一个亚洲艺术展览,于是有意收购二骏,卢芹斋答应将他们免费租借给宾州大学博物馆,并提出了15万美元的出售价格。宾州大学博物馆一面为购买浮雕筹款,一面讨价还价,直到1920年,博物馆得到“胜利留声机公司”的创始人,也是宾州大学博物馆董事会的成员埃尔德里奇·约翰逊的捐助,支付了12.5万美元买下二骏。这个价格打破了当时文物成交的记录,相当于今天的200多万美元。时任该馆亚洲艺术研究员的毕士博评论说:“或许,没有任何已存世马匹,像那两匹马那么著名。”后来毕士博被作为盗运二骏的“美帝国主义分子”实在是冤枉。
宾州大学博物馆馆长戈登(纪录片《六骏传奇》截图)
费城宾州大学博物馆(纪录片《六骏传奇》截图)
宾州大学博物馆展出的昭陵二骏
2011年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了纪录片《六骏传奇》,其流失海外的过程大致如上所述。纪录片还叙说了昭陵二骏的回归之路,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打算送给中国一份礼品,杨振宁曾建议将昭陵二骏作为礼物送还中国,但没有被采纳。改革开放后,西安博物馆等曾与宾州大学博物馆探讨以长期租借方式,或以文物交换的方式迎接昭陵二骏回家团聚,但因种种原因搁浅了。
现昭陵六骏收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其中流失海外的“飒露紫”和“拳毛騧”是按图仿制的(纪录片《六骏传奇》截图)
1972年杨振宁曾建议将“飒露紫”和“拳毛騧”送还中国(纪录片《六骏传奇》截图)
文物专家石兴邦为二骏的回归多方斡旋(纪录片《六骏传奇》截图)
2010年,应宾州大学博物馆邀请,我方专家作为志愿者,前往美国参与修复昭陵二骏的工作,经过双方精心努力,修复后的昭陵二骏已具备到世界各地巡展的条件,有理由相信,昭陵六骏一定有团聚的一天。
我国派出三位专家赴美参与昭陵二骏修复工作(纪录片《六骏传奇》截图)
文物修复专家讲述昭陵二骏的修复工作(纪录片《六骏传奇》截图)
“拳毛騧”受损严重(纪录片《六骏传奇》截图)
文物专家在进行修复工作(纪录片《六骏传奇》截图)
精心修复(纪录片《六骏传奇》截图)
双方讨论修复方案(纪录片《六骏传奇》截图)
修复后对浮雕进行三维测绘(纪录片《六骏传奇》截图)
修复后的“拳毛騧”
修复后的“飒露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