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31疙瘩
(2022-04-01 05:39:36)分类: 观影 |
上完课刚上车,就被问:“听,这是什么?”
“贝多芬Piano trio no. 1”
“看看是哪个搞的?”
巴伦邦,祖克曼和杜普蕾 —— 这才是太阳打西边儿出来了,WCRB从来没播放过杜普蕾的演奏 —— 不过,也许只是我没听过而已。
接下来回家的路上无非是保持安静而已,听贝多芬呀,多好听。
昨晚在喊“我不行了!”之前看完了“玉面情魔”,还是要说道说道的。这看了十来年了,重新看,有点意思,反正就是人不同了(我不同了),忽然地觉出点儿别的意思。
昨儿不是说么,我的母语被折腾成什么面目全非的模样了。今天日记的题目是“疙瘩”,是“G, O, D”的中文译名,虽然我知道饶是这样也肯定是被‘深差’了以后在放出来,改日忽然又被‘思密达’谁知道呢? “疙瘩”这翻译呢,还是从前听一门哲学课,哲学教授把G, O , D读成 ‘嘎得!’,我这么一想,不如直接音译成‘疙瘩’得了,总之对许多人而言,那个啥总是心里的一个‘疙瘩’,无非是大一点儿的‘疙瘩’而已。
《玉面情魔》说的一个人怎样爬山他的最巅峰又瞬间从巅峰跌下来的故事;这个故事被安排在马戏团(Carnival)的背景下,Power在嘉年华里遇到了母亲般的人物Zeena,从她那儿学到了暗号,有意或无意地以事故的方式让Zeena的搭档和伴侣死于酒精中毒,从此他与Zeena搭档在嘉年华表演‘读心术’,而读心术的关键在于他俩能够通过暗号沟通,因此一个人蒙着眼睛也能通过对方的语音语调和用词准确地推断纸片上写着的问题,如此等等。
在抛弃了Zeena之后,Power与年轻的妻子搭档继续在各大城市的夜总会表演读心术,人生步入上升时期。他更遇到了比他更有野心的一位心理医生,这位心理医生掌握着所有她的病人的资料和隐私,以及比隐私之外更重要的‘梦想’‘弱点’‘罪恶’‘愧疚’‘羞耻’等;于是Power与心理医生合力开始表演更准确的读心术和更可怕的通灵术,直至被揭穿。Power终于跌至谷底,开始酗酒,最终成为了马戏团的Geek,就当他是‘兽人’吧。
我将所有的细节略去,甚至包括Power怎样有意无意令Zeena的搭档死于酒精中毒,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些‘疙瘩’。
嘉年华的背景很有意味。嘉年华是令人快乐的地方,令人忘记不快和烦恼的地方,但是每一个嘉年华应该有一个‘sore point’; 这个我没法翻,就翻译成‘痛点’吧。也就是说,每个嘉年华都要有一个令人害怕,惧怕,痛苦,恶心,但是又想看的地方,这就是人的一生的痛点,或者目睹一个痛苦的人的痛苦,管它是人是兽呢。所以在影片中的嘉年华中一定有一个Geek, 半人半兽,生吃活鸡一类!在其他的嘉年华中呢,比如会有一个狼人,猿人一类供人观瞻,供人取笑,供人感到残忍并显示残忍。
嘉年华还要给予人‘幻觉’和‘幻象’,比方预测未来(水晶球),比方算命,比方知晓你的过去,诸如此类,我们需要这类幻象和‘奇迹’来感受到对于周遭事物和未来的一点点把控,因为—— 我们哪里有什么狗屁‘把控’ —— 那是‘疙瘩’才能做的事儿。
哼,不就是人人都想至少有个‘疙瘩’能够帮帮忙么?虽然并不是人人都想当‘疙瘩’(谁又不会有一点‘疙瘩’的感觉,尤其当看到Geek或者类人猿的时候呢),有个“类疙瘩”或“准疙瘩”之类的人物或玩意儿在身边不是很好么?
嘉年华的‘疙瘩’形式就是Zeena和Power表演的所谓读心、读过去和读未来;对了,Zeena在私下里还在使用另一种方式与‘疙瘩’沟通—— 塔罗牌。
那么接着就是Power步步高升,走到了所谓的上流社会的夜总会表演读心术,直到他认识了那位心理医生莉莉丝,他决定将他所表演的‘疙瘩’推向更高的层次。莉莉丝录有所有到她的心理诊所进行诊疗的‘上流社会’病人的所有录音,有的永远思念着自己十六岁就去世的女儿,有的永远爱着三十五年前去世的爱人多丽…… 他们俩利用掌握着的他人隐私开始扮演者更真实的‘疙瘩’,像‘疙瘩’一般指导他人,谈论他人的恶和羞……
Power本人呢?Power本人就是在‘疙瘩’的养育下长大的。他从小被抛弃,在孤儿院长大,他从小听着‘疙瘩’的宣讲或‘疙瘩’代理人的宣讲长大,他能将十诫倒背如流,他的如‘疙瘩’般的神圣而庄严的语言能毫不费力地就流出来;而他说,小时候在孤儿院被打得浑身青的黑的之后,就会有人给他宣讲‘疙瘩’的语言和理论。
‘疙瘩’在这个时候以心理医生的精神分析的形式出现,‘读心术’有了进化和进阶;真有意思,这两堂课正好和同学们讨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psychoanalysis);而在影片中这一切冒充、扮演‘疙瘩’的基础在于了解他人隐私和痛苦,捏住它;很多人相信它,于是‘疙瘩’在现代社会中以另一种面目出现了,并被许多人相信、笃行和奉行。
Power想以扮演‘疙瘩’挣大钱的结局是最后变为了马戏团嘉年华的“Geek”,但是莉莉丝的‘疙瘩’(精神分析法)仍然在大行其道 —— 直到如今还有许多人,包括文学家、诗人们,紧紧地抱着不肯放手。行呀,扮演自己的‘疙瘩’就行了。关于‘疙瘩’这不如就写到这儿打住吧。
一点点跟电影无关,或者有关的花絮,关于1900年代的一匹聪明的马儿“Clever Hans”,据说这匹聪明的马儿能够做算数题,比如3+5=8,马儿就会用马蹄敲击地板八下,等等诸如一类算术题。而真正的原因呢,并非 是马儿真的会1+1=2,而是马儿与马儿主人之间的一些交流默契和暗号,当马儿敲击到正确的数目字的时候,它往往会从主人那儿获得一些行为上的信号(cues)从而停止敲击。大约地简单地就是这么回事儿吧。 所以,Power和Zeena玩儿的那一套暗号和暗码一类,Clever Hans也能当仁不让。
而心理医生违背职业道德利用病人隐私发财,居然全身而退,毫发无损,这才是电影的‘光明’的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