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日、英句子结构比较

(2014-03-28 09:35:07)
标签:

马来语

笼子

我是

宾格

鼻子

教育

分类: 练英语学日语和韩语

汉、日、英句子结构比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7/7e/Structure_of_Japanese_Sentences.svg/512px-Structure_of_Japanese_Sentences.svg.png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c/Difference_between_Japanese_and_English_sentences.gif

日语、英语造句的区别
三上认为,对于“甲介绍丙给乙”这个句子,日语式句子里「紹介シ」这个动词和「甲ガ」「乙ニ」「丙ヲ」三个词中任意一个的关系都是对等的。而英语式句子里「甲(ガ)」这个主语和谓语「紹介シタ」有着特殊的呼应关系(注:简单来说就是需要主谓一致),不同于「乙ニ」「丙ヲ」「紹介シタ」的关系
 

本文根据网络资料改写。

英语和汉语造句使用“I read a book.”、“我读书。”这样的语序,称之为主谓宾结构,而日语造句使用“私は本を読む。”【主题标记宾格标记読む

请比较:

【英语】I read a book.

【汉语】我书。

【日语】読む

我们应该能看出来,英语和汉语句子的结构是完全一样的——“主语+宾语+动词”。而日语则是把动词放在最后。这一点和拉丁语相似。

主题标记宾格标记読む

这里的“”是主语标志,而“”是宾语标志。有了它们,日语的句子结构就变得灵活多了。

事实上,古英语也存在和拉丁语类似的格变化,句子结尾也是相当灵活的。

现代英语中,名词的变化基本上消失殆尽,只剩下一些代词还有的变化。如I(主格),me(宾格) my(名词性所有格)mine(形容词所有格)。

而现代汉语不论是代词还是名词都基本没有格的变化。如“我”不分主格和宾语,而在“我”后面加上“的”构成“所有格”,且不存在名词性所有格和形容词所有格的区别。

日语中有了格助词,句式也就可以灵活多变化了。也就是说,不论您如何变化句子的顺序,意思基本上都是一样的:

読む

読む

読む

読む

类似的,拉丁语中的名词有格的变化,所以其语序也是自由的。也就是,汉语和英语中是以牺牲句式自由而换来了格变化的取消。反过来说,日语、拉丁语是以拥有了格助词换得了句式的自由。

 

这样的语序,称作主宾谓结构(不过日语用宾主谓也可以,因为日语是黏着语,而非孤立语)严格说来,英语句子必须要有动词,日语句子却可以用动词结尾也可以用形容词或者名词+助动词结尾。因此,与其说日语语句的基本结构是“S(主语 subject)—V(动词 verb)”,倒不如说是“S主语)—P谓语 predicate)”这一“主谓结构”更为合适。

·           1. は(が) 社長は(が)主题(主格)标记社長社长是(简体[注 1]。】(我是社长。)

·           2. は(が) 行くは(が)主题(主格)标记行く。】(我去。)

·           3. は(が) 嬉しい。は(が)主题(主格)标记嬉しい高兴。】(我很高兴。)

日语的这种结构和汉语基本上是一样的:

は(が) 嬉しい。

高兴

嬉しい [うれしい]adj1. (uk) happy; glad; pleasant; (P

事实上,日语中的“嬉”只是和汉语的读音不同,意思是一样的:

xī<</SPAN>>(形声。从女,喜声。本义:无拘束地游戏)

同本义 [romp]

追渔父以同嬉。——《文选·张衡·归田赋》

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又如:嬉娱(嬉戏娱乐);嬉弄(游戏;玩耍;戏弄;玩弄);嬉宕(嬉戏游乐);嬉春(游乐于春光之中)

 

开玩笑,作弄嘲笑[make fun of]

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宋史·苏轼传》

又如: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不拘题材形式,任意发挥,皆成妙文)

 

嬉闹xīnào[frolic] 游戏打闹

别嬉闹了,暖壶都打了

嬉皮士,嬉皮派xīpíshì,xīpípài[hippie;hippy] 拒绝现存社会的道德状态(如通过穿奇装异服或喜爱群居生活),信奉非暴力道德,及经常服用大麻药或幻觉剂的青年人;泛指蓄长发、穿奇装异服的青年人

嬉耍xīshuǎ[romp] 游戏;耍闹

小孩子喜欢嬉耍

嬉戏xīxì[frolic;romp] 游戏;玩乐

嬉戏莫相忘。——《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嬉笑xīxiào[laughing and playing] 边笑边闹

远处传来了孩子们的嬉笑声

嬉怡xīyí[happy] 和悦;喜悦

他跟人谈话时总是带着嬉怡的微笑

===============================

日语形容词多以“い”结尾。

 

而在英语中,则需要增加一个系动词:

I am happy. 我快乐。

事实上,您也可以说“我快乐的”,只是稍嫌啰嗦。

这种句式就是英语中的所谓“形容词作表语”。英语中基本上每个句子都至少要有一个限定动词(现在式或过去式)。

 

 

上述句子都属于“SP”结构(主谓结构)。在英语中它们分别成了“SVC”“SV”“SVC”结构,因此分别称1为名词句,2为动词句,3为形容词句。

可是在日语中这三种结构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因此,刚刚开始学习英语的人,例如一些中学生,可能会仿造"I am happy."的形式造出"I am go."这样的病句[2]

题述结构

此外,日语句子中除了主谓结构之外,还有很多句子采用了“题述结构”,由“题目+叙述部分”构成。题目指的是一句话的主题(三上章称其为"what we are talking about"[3]),和“主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主语多用“”标示,是动作和作用的主体,而题目常用“”标示,展现的是句子叙述的中心。

当一个句子的题目同时也是主语的时候,题目后标示了“”就不用再标示“”,究其结果也就成了主语后标示“”了;而题目同时为宾语也不用再标示“”,只用标示“”。例如:

·           4. 大きい。大象主题标记大きい。】(大象大。)

·           5. おり入れた大象主题标记おり笼子与格标记入れた放入了。】(把大象塞进笼子了。)

·           6. えさやった大象主题标记えさ饵食宾格标记やった喂过了。】(给大象喂过食了。)

·           7. 長い。大象主题标记鼻子主格标记長い。】(大象鼻子长。)

之类的句子中,「象は」在每个句子里都是题目。第4句中的「象は」可以替换为「象が」,因为此句的主题兼任了主语。可是,第5句以后的「象は」不能替换为「象が」。第5句可以替换为「象を」,第6句可以替换为「象に」,至于第7句则没有替换词(有人认为可以替换成「象の」[4] ,相当于句子改写成了“大象鼻子长”。)。这些句子里的「象は」这个题目并不表示特定的,只是表示我现在要讨论和大象相关的问题。

这些句子中接续在「象は」这个题目后面的都是“叙述部分”[注 2]

大野晋认为,“”和“”分别表示的是未知和已知。例如

·           佐藤です佐藤)

佐藤  【さとう】[]佐藤

·           佐藤です(我佐藤

中,前者意味着“(谁是佐藤呢?)是佐藤”(已知佐藤而不知“我”),而后者意味着“(我是什么人呢?)我是佐藤”(已知“我”而不知佐藤)。因此,日语里「何」「どこ」「いつ」这些疑问词总是后接“”变为「何」「どこ」「いつ而不会变成「何は」「どこは」「いつは」,因为它们总是表示未知的事物。

 

像日语这样拥有题述结构的句子的语言,称之为话题优先语言。有些东亚语言,例如汉语朝鲜语越南语马来语他加禄语,也拥有这种句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