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淄博高谦随笔《剃头师傅》

(2022-04-29 07:54:27)

去年我到菏泽出差途中,在人员涌动熙熙攘攘的大集上,又见到了剃头师傅,在感到新奇之余,一下引发了我对往事的追忆......

俗话说,剃头挑子一头热这是一句源自于农村百姓真实生活的俗语。记得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我的故乡鲁中地区的偏僻农村没有固定的理发店剃头师傅时常用扁担一头挑着盆架洗脸盆和理发用具,一头挑着个小煤炉游走于村落之间在大街上为人们刮胡子、理发。他时常是一边走,一边高声吆喝:“剃头喽”“剃头喽”......声音洪亮悠远。听到叫喊声,村民们放下家务活瞬间围拢上来,在剃头挑子四周随意或蹲或站,有的是等着剃头的,有的则纯粹是来凑热闹说闲话的。印象中剃头的刘师傅,个头不高,胖乎乎的,但是走起路来却是呼呼生风,人也干净利落,性格活跃豪爽。或许是天长日久见多识广的缘故,刘师傅清了清他的嘹亮的嗓音一边忙碌着,一边与大家谈笑风生,把一段时间以来耳闻目睹的各种奇闻趣事用他那地道的山东方言讲给村民,看到大家竖起耳朵听得津津有味,刘师傅会心的笑了......不一会儿工夫饭点到了,刘师傅依然忙碌着,于是好心人给他端来热汤热饭,还提来一暖瓶开水。心地善良热情好客的刘师傅马上鞠躬向对方表示感谢,并激动地说道:“老乡,我可不能赚你公道啊,要不你与孩子的理发我全包了......”在说说笑笑中,现场的气氛愈发活跃起来!记得当时,剃头的价格大约一角钱,刮胡子好像是五分钱左右那时天真无邪活泼好动的我,喜欢站在刘师傅身边,聚精会神的观察着,只见刘师傅使用手动的剃头推子,手指一曲一伸、一松一合,剃头推子即刻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他一边剃头一边聊着家常,很快头发就剃好了。给对方刮胡子的时候,刘师傅总是忘不了先把刮胡刀在牛皮带子上来回蹭几下,好像是刮胡子之前的必然程序,像是在告诉顾客:这刀磨好了,保证给您刮得又快又干净。这不从脸颊到眼皮、鼻梁、耳廓、胡子,都仔仔细细地刮一遍。紧接着就是掏耳垢,剪鼻毛,最后还会为顾客在头、颈、肩部、眼角等部位按捏穴位激动地顾客理发完毕冲着刘师傅竖起大拇指,以此表示感谢!或许是走街串巷长年理发的缘故,刘师傅对各个村的情况了如指掌。有时候谁家儿子满月了,会邀请前来剃满月头。师傅初次见到婴儿时,又开始发挥他的特长,说上几句恭维祝福的话语,博得主家满心欢喜而主家为了表达感谢,会给刘师傅一个红包作为谢礼。有时候村中老人过世需要剃头,刘师傅也会主动前往,他说这是积德行善的事情,我不能坐视不管,正因为如此他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大家广泛好评!

随着乡村城市化的发展,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理发行业多头并进竞争愈发激烈,民间剃头师傅开始走向弱势,于是他们纷纷转行,不再从事这一行业与此相适应的是人们审美观念的转变以及美容理发店雨后春笋般的快速兴起剃头推子也就逐步淘汰了到了今天挑着剃头担子走街串巷的理发艺人,早已淡出人们视线,退出历史的舞台,留给人们的将是一段“剃头担子一头热”的美好回忆和文化遗产罢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