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淄博高谦随笔《瞎撞》

(2022-05-01 07:44:19)
标签:

图片

淄博高谦随笔《瞎撞》

前几日,我在刷抖音的时候,突然发现有些地方捉瞎撞进行售卖的场景,一下触发了我的思绪,往事如同发生在昨天一样历历在目清晰可见......

瞎撞我们鲁中地区“金龟子”的土语,准确的学名叫做黄褐丽金龟”,幼虫叫蛴螬。至于为什么叫做瞎撞,我想大概是它的眼睛看不见,在春夏时节喜欢四处乱飞瞎撞而得名。记得小时候,每天晚饭后我喜欢坐在奶奶的怀抱里撒娇嬉闹,时常有瞎撞冷不丁撞到我的额头和身上,虽然不是很疼,但是总有一种提心吊胆的感觉。把它捉到手中,仔细察看这种可爱的小精灵,瞎撞有指甲大小,黑黑的外壳,圆头,椭圆形的身体,与屎壳郎样子基本相似,飞行的声音像一只巨型的苍蝇“嗡嗡”作响。因为它的眼睛视力很差,在黑暗中行动特别容易碰到人,因此瞎撞傍晚出来时特别喜欢到光亮的地方,所以晚上用手电去找,常常是收获颇丰记得小时候,每天放学后我与晋城、刚子、大鹏一起,把书包往家中一放,蹦蹦跳跳如同快乐的小鸟,唱着不知名的歌儿,一块来到了南坡的麦地里,开始了逮瞎撞的行动,此时的瞎撞在天空飞来飞去,嘤嘤嗡嗡上下穿梭,时间一长便飞累了,不一会儿工夫又落到了绿油油的麦穗上,由于它们的颜色与麦穗之间差别很大,所以暴露无遗,只要用手轻轻一抓,便成了我们的囊中“猎物”,真是一抓一个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就能收获一百多只呢!天黑到伸手不见五指,瞎撞便不再飞翔了,开始全部聚集在麦子上非常温顺,此时用手电一照,抓起来更是得心应手,用不了多长时间,带来的瓶子便会装满了......于是我们唱着童年的歌谣,快快乐乐返回家中。有时候捉的瞎撞多了,只好喂鸡,成了最好的饲料之一。后来,老家捉瞎撞的人员渐渐多了起来,说它竟是一道不折不扣的美味佳肴,由于蛋白质含量丰富,吃起来比金蝉”还香,价格自是水涨船高,有些地方竟然到了数十元一斤,为此有人设点专门收购,卖到城里的饭店、酒楼,成了人们追寻着的一道名菜,自然刷新了我的思维与三观。

尔后,我通过查阅资料得知,瞎撞它的卵在地下孵出幼虫,就是“土蚕”,土语叫“刺佬”,专门在地下啃噬作物的根部。除了花生地,地瓜土豆也爱招这种害虫。让人不解的是瞎撞的眼睛看不到,却为自己的后代找到香甜的生存场所。由于它的味道鲜美,在别人的怂恿下,我也曾品尝过油炸“瞎撞”。当然做法非常简单:把冲洗干净的瞎撞,放到盐水中浸泡一会。然后放到锅中稍微炒一下水分,以防油炸的时候往外溅油。捞出控干水分后,开始将油加热,放入瞎撞油炸即可。刚出锅的瞎撞香而不腻,还有一种淡淡的甜味。特别是它的肚子部分,里面储存着满满的蛋白,吃到嘴中有一种爆浆感觉,若彻底炸透以后便会酥脆香嫩,让人回味悠长终生难忘。

同计划经济时代相比,现在的人们物质文化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吃瞎撞、找瞎撞权当是一种业余时间的乐趣罢了 。当然也有许多精明者从中看到了商机,通过收购、倒卖成了腰缠万贯的老板。不过在春夏时节的傍晚,许多人带着高级照明灯,成群结队奔向农田的各个角落逮瞎撞,四处灯光闪烁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打破了乡村夜晚的宁静,自然是不虚此行。对于我来讲,儿时捉瞎撞只是家庭拮据迫不得已而为之罢了,现在早已经没有了这份乐趣,不过品咂着朋友送来的美味,我把它放到油锅里一炸满屋飘香,再一一品尝,真是唇齿留香,瞎撞的鲜美自是到了极致。于是品着美味,我放荡不羁的思维追溯到童年时光,无限感慨涌上了心头,于是写下了这篇文章已作永久的纪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