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高谦往事追忆《看坡的经历》

人到中年,总喜欢追忆儿时发生的故事,其中看坡的经历印象颇为深刻,它犹如发生在昨天一样清晰可见历历在目......
所谓看坡,就是庄稼蔬菜等作物即将成熟的时候,为了防止人为破坏,农家人往往要在坡地里扎个草棚,住在里面看守自己的劳动成果,称之为看坡。看坡这项工作看似简单,不需要出大力流大汗,其实也是一项辛苦活。白天视线开阔,小偷小摸的人有所收敛,看坡的压力稍微轻松一点。而到了盛夏时节的夜晚,需要多次出去巡逻,高温酷暑不说,而且时常会遭受蚊虫叮咬。不长时间胳膊、腿上便长满了红色的小包,用手一挠痒痒的,那种难受的滋味真是无法溢于言表。如果是阴雨天,草棚外面时常雨水连连,草棚里面却是滴滴答答潮湿一片,那份孤独寂寞伴随着烦躁郁闷,有一种说不出的酸楚凄凉。当然最让人欣慰的是月朗星稀的夜晚,如同圆盘一样的月亮挂在天空皎洁一片,伴随着蛐蛐、蝼蛄等不知名虫儿的鸣叫,看坡的李大爷迈着轻松的步履,在田野里走走看看,颇有一份诗情画意写在了脸上。记忆中,天真无邪的我,自然没有这样的浪漫情调,最希望听到他老人家讲述几个有趣的故事,品尝一下田野中的美味罢了。这不在中午时节,李大爷洞悉了我的心思,从玉米地中掰来几个即将成熟的嫩棒子,在地上掏个洞,然后弄些柴草,点燃引柴以后,陆续添加柴禾开始烤玉米了。伴随着浓烟滚滚升起,柴火的味道和着玉米的香气,一下钻入我的鼻孔,让我一下觉得这就是天底下最好的美食了。此时此刻,在空旷的田野里,那火苗时高时低时大时小,吸引着我童贞的目光,于是我聚精会神地注视着动人的场景,有一种说不出的幸福感萦绕在心田。当火苗褪去,李大爷用棍子挑开,在灰烬里拿出了带着糊味的玉米,我赶紧急匆匆地剥开,还没等完全冷凉,就会狼吞虎咽吃了起来,那种香气四溢的感觉,至今仍在眼前闪现......当然更多的时候是利用柴草烤地瓜的经历,等到余火烧尽,那香甜的味道便勾起我的味蕾,于是匆匆忙忙地把地瓜的外皮扒开,黄软的地瓜冒着热气,吃一口糯糯的、甜甜的、香香的、绵绵的,至今让我终生难忘回味悠长。说起李大爷讲的故事,可能是受于自己文化限制,在我儿时的记忆中,除了鬼怪神仙,就是西游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和神笔马良了,尽管一样的故事重复了多遍,我依旧会像跟屁虫一样尾随在他的身后,央求他讲了一遍又一遍,直到实在是没有什么新意可言了,李大爷不再作声。便拿出了他的旱烟袋,蹲在地上注视着远方,一边摩挲着从布兜里往里面往旱烟袋蓄着烟丝,一边划着火柴,把烟丝轻轻点燃,使劲抽了一口,咽下去好像咂摸回味了一下,便从鼻孔喷出了阵阵浓浓的烟雾,那份享受那份惬意让我羡慕......正在这时,突然看到一个人影在我们眼前晃了一下又消失了。李大爷凭着职业的敏感,赶紧站了起来,急促地说道:“老侄子,你不要乱动,我去去就来”说着他带着一根打狗棒,三步并做两步走,迅速朝着人影消失的地方扔了过去,只听一声“哎吆”的叫声,原来是邻村的张二狗从庄稼地里站了起来,李大爷怒斥道:“你小子,又想过来搞破坏,赶紧回家去吧,否则我就要告诉给你的父母了......”张二狗嬉皮笑脸,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地说道:“我刚出来,还没有行动呢,就被你这老不死的看到了......”说着拍拍身上的泥土,骂骂咧咧便走远了......李大爷怒气冲冲的回来后,依旧蹲在草棚前面,又摸出了旱烟袋,一边蓄着烟丝,一边感慨地说道:“有些人的素质实在是太差了,一不注意他们还会过来,搞一些破坏活动,所以我们只能做好预防和巡逻工作......”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也算是对他工作的肯定和认可......
等到我上初中以后,因为学习紧张的缘故,便再也没有参与看坡的行动。再说以后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大多数家庭已经不用草棚了,而是将一辆体型较大的旧车(或者面包车)当做窝棚,这样就不用担心风吹日晒雨淋和蚊虫叮咬了。不过在野外看坡那段返璞归真、惊险刺激的经历,让我终身难忘,它不仅丰富了我的童年,充实了我的人生,更让我知道了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于是在今后的工作中踏实工作开拓进取实现了人生价值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