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食物与江南丈夫早夭

(2015-02-28 10:52:48)
标签:

杂谈


#每日医疗社会史# 南方:唐前期的人对南方充满想象与恐惧感,将其视为畏途,瘴气、蛮荒、野人、毒虫猛兽构成了“南方描述“的要素。但是孙思邈对此大不以为然,他否定水土致病说,认为南方人和南下北人短寿原因在于食物过于丰富。这是一个北人对南方丰富物产的否定。

    现代俗语云:“若要小儿安,须带三分饥和寒”,即认为饱食对健康无益,这种思想有悠久的历史,《吕氏春秋·本生》:肥肉厚酒,务以自强,命之曰烂肠之食。晋嵇康《答向子期难养生论》就曾说:“穰岁多病,饥年少疾。”晋杨泉《物理论》:谷气胜元气,其人肥而不寿;元气胜谷气,其人瘦而寿。养性之术,常使谷气少,则病不生矣。

而孙思邈应该是这个思想的继承人,他在论述“江南丈夫早夭”时认为:“是以关中土地,俗好俭啬,厨膳肴羞,不过葅酱而已,其人少病而寿。江南岭表,其处饶足,海陆鲑肴,无所不备,土俗多疾而人早夭。北方仕子游官至彼,遇其丰赡,以为福祐所臻,是以尊卑长幼恣口食啖,夜长醉饱,四体热闷,赤露眠卧,宿食不消,未逾期月,大小皆病。或患霍乱、脚气、胀满,或寒热、疟痢、恶核、丁肿。或痈疽、痔漏,或偏风猥退,不知医疗,以至于死。凡如此者,比肩皆是。惟云不习水土,都不知病之所由。”

孙思邈一生似乎不见有游历南方的记载。其实水土不服、环境不适导致疾病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孙思邈将其归于食物,只能说是一种先入为主。不过好在他在其它篇章中对南方脚气、瘴气等问题还有较为客观的论述,只能说《千金方》不是一蹴而就,各篇章中相互矛盾的现象并非只此一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