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每日医疗社会史#疝气、鸟:《太平广记》引《中兴间气集》记载女道士(唐代女道士多妓流)李季兰善讽刺,聚会时讽刺刘长卿有疝气病,念诗曰:“山气日夕佳。”刘长卿思维敏捷,立即回答:“众鸟欣有托。”这一对男女对诗儿童不宜,但颇有点信息量。
第一,李、刘二人所说皆为陶渊明诗句,前者见《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后者见陶渊明《读山海经》: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第二,李在此以“山气”谐音暗指“疝气”,即讽刺长卿之“阴疾”;以“佳”谐音指“加”,谓刘“疝气”日益“加”重。而刘亦采取陶渊明诗加以回答,以自黑手段化解尴尬,他以“众”谐音指“重”,以飞鸟的“鸟”借指男阴。这也是“鸟”这个词在唐代已经借指男阴的证据。
第三:证明了古代疝气治疗技术中托举法的存在。西方古代曾用布帛及石膏等托举疝气。今日亦有疝气袋的使用。有的人说中国古代无此法,实际上是误解。长沙马王堆出土西汉《五十二病方》内有颓病,颓即疝,介绍了药物疗法以及手术修复法等,同时记载有瓠壶法,应该是一种疝罩。明代《普济方》卷二四七记载有“炒盐半斤令热,以故帛包熨痛处。”由此可见,类似今天疝气带的医疗用具古代应该是存在的。疝疾患者均阴囊肿大,为行动方便,患者多以夹带之类托系股根,“重鸟”“有托”,意思就是肿大的阴囊还是有东西托举的。
对话固然幽默机智,而唐代男女杂游之口无遮拦也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