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每日医疗社会史#古人用什么洗发?盥、洗、沐这些词有何意义?曹庭栋《养生随笔》卷一:“盥洗手也。洗发曰‘沐’,洗面曰‘靧’,洗身曰‘浴’,通谓之‘洗’。”而且认为洗脸则很重要,因为脸是五脏之华。那么用何物洗发呢?古籍中常见皂荚汤、米泔、桑柴灰汁、猪胆汁等。
《医方类聚》卷82有《头面门》、《普济方》卷49、50有《头门》,记载有大量的洗发方,古人对脱发、秃顶、白发、头皮屑等问题的关注与今人是一样的,但是古人并不认为头发常洗是好事,《养生随笔》卷一:“发宜多栉,不宜多洗,当风而沐,恐患头风。”所以《普济方》等还介绍有干洗法:“甘松、百药煎、五倍子、川芎、薄荷、香白芷、草乌头、藿香
古人对头风十分关注,迎风洗浴被视为头风的致病因素之一,《内经·素问·风论篇》:“新沐中风,则为首风。”《医方类聚》卷24:“凡新沐浴,莫当风,勿湿系发,勿湿便卧,令人头风眩闷。”前引《养生随笔》卷一也说“当风而沐,恐患头风。”所以对于洗浴、洗发方式和环境都十分重视,认为应选择密闭、温暖的环境。
前一篇:唐武宗之死与道教的脱胎换骨思想
后一篇:中国何时有了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