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担心中国反卫星能力

(2014-09-04 22:44:09)
标签:

杂谈

近日,美国国家战略司令部网站以《中国最新的反卫星导弹试射继续太空武器化进程》为题发表文章,称中国在7月23日完成了一次反卫星导弹试验,这表明中国正在实施太空武器化进程。负责美国核力量的美国战略司令部司令塞西尔•哈尼上将在发言中公开表示担忧。“中国进行这样的测试,把太空武器化,这很成问题。作为美国战略司令部司令,我很担心,我们也很依赖(太空)能力。”

美国认定,中国7月23日测试的是具备地球低轨道卫星拦截能力的DN-1反卫星拦截器。美国国防部和国务院发言人认为这是一种 “非摧毁式”原型机。中国并未声明7月23日的测试是反卫星武器试验。中国表示试验涉及导弹防御系统。中国国防部长表示,测试是“一次陆基反导技术试验”。

2007年1月,中国进行了一次反卫星武器试验,那次采取了毁伤破坏方式,反卫星导弹击中了一颗中国报废气象卫星。2013年5月,中国测试了一枚性能更好的地球高轨反卫星拦截器,被称作DN-2。“作为依赖空间技术能力的国家,世界上其他国家,不仅仅是美国,都很大程度上依赖空间技术能力。”哈尼表示。“军事上,我们显然也非常依赖空间能力。但坦白说,我们希望空间能够保持一个和平环境。”哈尼特别强调,中国2007年的试验“产生了大量碎片”,如今仍然威胁着各种航天器。发展和测试毁伤式反卫星武器负面影响较大,那会“威胁到空间环境的长期安全和可持续性”。

美国防务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发展中的太空战系统还包括陆基激光器和小型机动式卫星,这些武器近年都进行过试验。中国大规模军事建设计划中,反卫星武器是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多种能够提供非对称战略优势的武器系统,它们能使中国军队有能力击败更为强大的美军。中国还在发展包括反舰弹道导弹和网络战能力。

根据西方分析人士的说法,中国现在发展的反卫星武器采用动能拦截器,它们不依靠爆炸能量,而是凭借高速撞击目标卫星,摧毁目标或令其失效。这样的动能拦截器必须在在特定的时间到达特定的地点,才能在空间与目标卫星实现精确的交会。这要求发现、锁定、瞄准、攻击和毁伤评估构成的攻击链条环环相扣,可靠发挥效能。

中国军事问题专家里克•费舍尔表示,中国太空武器化做法应该是美国国防决策者最为担忧的问题。“中国拥有两种陆基反卫星武器系统,分别为DN-1和DN-2。此外中国还有陆基激光反卫星系统,并正在开发双用途共轨卫星,它能够监视或攻击美国卫星。”费舍尔认为美国回应中国的做法应该是积极发展军事太空技术,以便威慑中国。“近期,美国需要能用战斗机发射的反卫星导弹,这种装备任务柔性较好。此外,X-37B试验空天飞机也应该发展成为作战/军用监视平台。到2020年,中国将会拥有高轨反卫星武器将会瞄准美国早期预警卫星,规模更大的核导弹部队也会配备主动导弹防御系统。如果美国继续削减核弹头数量,就像奥巴马政府正在进行的那样,美国可能将会面对一个战略核脆弱期。”

五角大楼前专家马克•斯托克斯认为,中国最近的反卫星试验是为了“表明中国有能力拒止中国境内上空的自由太空飞行。”斯托克斯还指出,中国DN-1和DN-2反卫星拦截器分别由HQ-19和HQ-26拦截弹发射,前者为单级入轨,后者两级入轨。目前尚不清楚此次试验是由中国航天工业部门还是二炮部队主导,如果是航天工业部门,那说明该系统仍在研发阶段,如果是空军或二炮实施,那意味着该系统已经具备了作战能力。

西方关切也罢,担忧也罢,指责也好,中国具备空天行动能力,发展空天技术的进程不会改变。若云太空武器化,中国不是首先测试反卫星导弹的国家,更不是首先测试共轨卫星机动技术的国家,同样不是首先测试轨道机动空天飞机的国家,更不是积极谋划在太空部署天基反导系统的国家。中国所作的一切,不过是谋求低限度危机应对能力。毕竟,在反导系统和空天威慑空前真切的环境中,中国不可能无动于衷,如果真的那样,那么中国的国防就无法御强敌于境外,救国家于危难。如果站在中国防务环境中设身处地考虑一下,西方人士们,真的有必要惊讶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